Hyundai 展示「主動空氣裙板」技術助電動車行得更快更遠
現代汽車公司和起亞汽車今天揭示了「主動空氣裙板」(AAS)技術,該技術在高速行駛時減小空氣動力阻力,有效提升電動車(EVs)的行駛範圍和穩定性。AAS是一種控制通過保險槓下部進入的空氣流動,根據高速行駛期間的車輛速度變化,有效控制車輛輪胎周圍產生的湍流的技術。
詳情請參閱原文:Car1.HK
現代汽車公司和起亞汽車今天揭示了「主動空氣裙板」(AAS)技術,該技術在高速行駛時減小空氣動力阻力,有效提升電動車(EVs)的行駛範圍和穩定性。AAS是一種控制通過保險槓下部進入的空氣流動,根據高速行駛期間的車輛速度變化,有效控制車輛輪胎周圍產生的湍流的技術。
詳情請參閱原文:Car1.HK
香港家的停車場,今年計劃安裝充電樁,我打算趕上潮流,短期內換一輛電動車。當今汽油昂貴,香港每公升24元,入滿80升將近2000大元,令人咋舌。就算在內地加油,98號汽油每公升10元,入滿也要800元人民幣(約900港元),航程大概800公里。如果開Tesla Model 3長續航版,充滿一次約需80度電,每度電姑且按港幣1.2元計算,即約100港元,航程有500多公里。就算不是精明的消費者,也知道該怎樣選擇。
微博網友@flypig,最近分享了他使用蔚來汽車的「駕享」服務感受,讓我大開眼界。蔚來2018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內地新能源車大品牌之一,主打SUV車型。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頭條
各式各樣的電動車正如火如荼地不斷研發製造,對於消費者來說,購買此類車款最大的考量點除了充電方便性就是續航力,後者更是各家車廠集中火力的目標。
現行電動車電池成分還是以鋰離子電池為大宗,不過成本較為低廉的磷酸鋰鐵電池也逐漸擴展中,但不管如何,SSB固態電池仍是最終目標。固態電池擁有體積小,電力密度高、且化學反應更加安全穩定等優勢,對於車輛機構設計、續航力、以及充電時間皆相當具有優勢,因此固態電池的裝載是各車廠在次世代電動車的重要使用元件,包括Tesla與BYD皆全力發展中。
詳情請參閱原文:UDN.COM
極端天氣已逐步影響全球人類的福祉,香港也不能置身事外。特區政府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訂下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社會各界必須眾志成城達成目標。雖然新冠疫情期間經濟活動減緩,令空氣質素有所改善,然而疫後本港空氣污染水平回升,特別是路邊空氣質素,情況令人憂慮。為了解香港空氣污染情況,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Patrick接受訪問剖析結果;同場又邀請環境及生態局首席助理秘書長(空氣質素政策)梁啟明博士闡述政府空氣政策、電動車普及與新能源應用。
詳情請參閱原文:AM730
Panasonic執行長楠見雄規上周五(19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透露,該公司旗下的電池事業Panasonic Energy首要聚焦於提高生產力,將待「時機成熟」才會對第三座電池廠做出決定,意味著在電動車需求降溫的背景下,該公司恐會推遲第三座工廠的時程表。
作為特斯拉主要電池供應商,Panasonic目前在內華達州有一家電池工廠,在堪薩斯州的第二家電池工廠已經破土動工。該公司預計,堪薩斯州電池工廠的年產能將達到80GWh,到2031年初時將進一步提供至200GWh。楠見雄規表示,考慮到新廠將會帶來更高人力資源需求,生產基地是愈少愈好,因此他交代Panasonic Energy,應優先考慮透過現有投資提高產量,而非決定第三座工廠的選址。
詳情請參閱原文:EXMOO
一直有傳聞指,Volkswagen 計劃推出一輛售價低於 2.5 萬歐元(約 21.3 萬港元)的入門電動車 ID.2ALL。可是,歐洲的電動車市場有退熱的跡象,讓 Volkswagen 將 ID.2ALL 的上市計劃推遲,靜觀其變後再行動。近日再有新消息指,Volkwagen 認為競爭對手們打算推出 2 萬歐元,即約 17 萬港元的入門電動車,所以他們也要推出一輛價位相同的車款!換言之,一輛比 ID.2ALL 更便宜的車款有可能快將來臨。
詳情請參閱原文:DCFever
本港空氣質素近年有所改善,但仍然面對車輛廢氣等空氣污染問題。立法會新一份《數據透視》指出,本港低能見度時數、主要空氣污染物濃度於2004年至2022年間均見下降,但當中主要源自汽車排放的二氧化氮降幅較小,只有46%;文件認為,隨着未來10年電動車的普及,加上當局將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預料情況將有改善。
詳情請參閱原文: 香港01
根據瑞銀分析師評估,在大陸供應過剩的情況下,歐洲汽車製造商將增加進口廉價的大陸電池。2023年至2027年間,大陸電池公司在歐盟的市佔將從30%增至50%,而同期南韓的市佔將從60%降至40%。
英國金融時報,南韓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SK On首席商務官宋民錫(Min-suk Sung)警告,歐洲正面臨過度依賴大陸電動汽車電池的風險。
宋民錫表示,歐洲各國政府都在談論「風險化」,雖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但他們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能聽之任之、保持現狀。
詳情請參閱原文:UDN.COM
你是不是也覺得電動車似乎比燃油車更怕冷? 特別在美國,最近一直傳出芝加哥有大量電動車電充不滿,陷在充電站無法動彈的窘境,或多或少讓全球許多消費者又對電動車打了一個問號。
那麼,電動車真的比較怕冷嗎?或許我們可以看看一個也很冷、但電動車更普及的國家其數據是怎麼說的,那就是挪威,目前全球電動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新車銷售佔比 82%,上路車口數以高達四分之一。
根據挪威道路救援公司 Viking 的統計,在 2024 1/1-1/10 十天裡總共接到 34,000 通道路救援電話,但只有 13% 的救援案是電動車,其餘 87% 是燃油車。如果再把所有年份的道路救援事件攤開來看,大概也只有 21% 跟電動車有關。
也就是說,電動車就算在挪威這麼冷的國家,從比例上來看也沒有比燃油車特別怕冷。
當然啦,這份數據並沒有去換算車輛年齡,畢竟不管是油車還是電車,舊車總比新車故障率更高,但電動車平均來說是比較新的。
從實際狀況來看,在寒冷天氣下電動車接受快速充電之前都必須先升溫才能充電,只是這點不是所有車主都知道。不過在挪威電動車車主已經比較普遍養成了這種習慣。而且挪威電動車車主自己在家裡擁有充電樁的比例也比較高、平均通勤長度也比較短,這些也都可能是造成挪威電動車道路救援事故沒那麼高的原因。
詳情請參閱原文:INSIDE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就陳紹雄議員一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的問題,回覆如下:
截至二○二三年十一月底,全港私家車和電動私家車數量分別為645 490輛和72 011輛,電動私家車佔整體私家車總數約11.2%。
環境保護署於二○二一年七月更新了政府汽車的環保採購守則,要求除因運作需要等個別原因而未能轉用電動車的車輛外,所有新購及到期更換的五座位或以下的政府私家車必須以使用電動車為標準。政府一直按守則及根據各決策局和部門的運作需要和市場實際情況,採購電動車。
根據政府物流服務署的資料,在二○二三年政府採購的87輛五座位或以下的政府私家車中(包括新增及更換車輛),當中55輛(約佔63.2%)為電動車。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未有轉用電動車的主要原因是現時在市場上可提供的電動私家車型號,未能滿足部門實際運作需要,例如需長時間在戶外運作等,難以有足夠時間為電動車充電。因此,考慮到部份政府車輛在日常運作上需要快速充電的支援,有關部門已開始逐步加裝快速充電器,供快速補電之用,以助加快轉換電動車。
政府已於二○二三年三月更新了《綠色政府建築》通告,訂明在二○二三年四月一日或以後發出招標文件的新建政府建築物範圍內的所有私家車、電單車及輕型貨車停車位(不論室內或室外)須全面提供電動車中速充電器。至於現有的政府建築物,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亦會盡可能為所有私家車、電單車及輕型貨車停車位提供電動車充電設施。此外,我們知悉有相關決策局/部門擬為其公務員宿舍的停車場加裝電動車充電器的事宜。我們會就未來有關增設電動車充電設施事宜,向他們提供技術支援和政策支持,以協助跟進相關事宜。
香港房屋委員會按現行政策,將轄下停車場月租泊車位申請人界定為不同的優先次序組別,然後按相應的泊車位類別及申請人的優先次序組別進行抽籤,以決定分配泊車位的先後次序。考慮到公平原則,電動車和非電動車申請人會根據同一機制獲編配月租泊車位的優先次序。然而,為善用資源,如申請人的車輛是電動車,並按所持的優先次序獲配月租泊車位,則可在非電動車申請人揀選泊車位前,根據其優先次序選取已安裝電動車輛充電器的月租泊車位。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