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展寰:不用追求充電樁平均分布 有足夠數量才最重要
政府近年推動電動車普及化,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本台節目稱,電動車數目增長快速,有信心2035年可以全部只售電動車,又認為不需要特別追求充電樁數目在18區平均分布,強調有足夠數量才是最重要。
政府計劃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及混能車。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 NOW 電視台節目《大鳴大放》稱,電動車已佔新登記私家車七成,有信心如期達標。對於十八區公共充電器分布不平均,他認為數量比分布更重要。
詳情請參閱原文:NOW News
政府近年推動電動車普及化,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本台節目稱,電動車數目增長快速,有信心2035年可以全部只售電動車,又認為不需要特別追求充電樁數目在18區平均分布,強調有足夠數量才是最重要。
政府計劃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及混能車。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 NOW 電視台節目《大鳴大放》稱,電動車已佔新登記私家車七成,有信心如期達標。對於十八區公共充電器分布不平均,他認為數量比分布更重要。
詳情請參閱原文:NOW News
根據 TrendForce 集邦諮詢公佈最新統計,2025 年第一季全球純電動車(BEV)銷量達 267 萬輛,按年增長 45%。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持續發力,在純電車銷量前十榜單中佔據 6 席,突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力與快速崛起。
比亞迪繼續穩居全球純電車冠軍寶座,市佔率達 15.4%,再次力壓 12.6% 的美國品牌 Tesla,穩守龍頭位置。緊接其後的是中國車企吉利與上汽通用五菱,分別奪得第三及第四名。小鵬汽車則憑藉平價型號 Mona M03 表現出眾,該車型貢獻近半銷量,協助小鵬躋身第六位。小米汽車雖然暫時只有 SU7 一款車型在售,但其市場反應熱烈,助其一舉升上第八位。另一家中國車廠零跑汽車也順利打入前十,名列第九。
詳情請參閱原文:UNWIRE
如果你準備買新車或者換車,一定會留意有甚麼新型號電動車推出。如果你決定購買電動車,一定會關注市面上的充電設備是否足夠。事實上,新能源汽車產業急速冒起,加上款式愈出愈新穎,性能愈來愈卓越,電動車逐漸成為新一代車主的首選。另外,為了保護藍天,減少空氣污染,政府近年積極推廣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2021年公布《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綫圖》,引領本港在2050年前達致車輛零排放的目標。
參看數據,2019年全港有1.4萬輛電動車,2025年3月大增至11.7萬輛,短短幾年增加超過7倍,升幅驚人。現時新落地的私家車,每10輛就有7輛是電動車,筆者在本月中的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關注市面上充電設施的增速,是否趕得上實際需求。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回應指,截至今年3月,政府已加裝公共充電樁11,180個,其中大約2,000個為快速或高速充電樁。
詳情請參閱原文:HKET
根據《路透》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計畫自本月底起,恢復從中國運送零組件至美國,用於生產旗下的兩款新車型:Cybercab 無人計程車與 Semi 電動卡車,反映出中美貿易緊張情勢降溫後,供應鏈運作的迅速回溫。
這項計畫的恢復,發生在中美於日內瓦達成關稅休兵協議後。雙方同意取消大部分加徵關稅與其他貿易反制措施,使企業如特斯拉能迅速調整供應策略。這對以全球供應鏈為核心的電動車製造商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多。
在協議前,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將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 145%,特斯拉不得不暫停零組件運輸計畫,使即將進入量產階段的 Cybercab 與 Semi 造成延誤。
詳情請參閱原文:AAStocks
隨着電動車日益普及,事故宗數亦有上升,本港去年涉及電動車交通意外有44宗,當中4宗電動車起火。香港工程師學會電機分部前任主席勞偉籌表示,電動車起火的統計數字與汽油車相近,起火機率甚或更低。電池組短路可引發火警,而大多數電動車使用鋰離子電池,一旦起火難以撲滅。消防資料顯示,比起撲滅汽油車火災,撲滅電動車火災需用10倍至40倍的水量。因此,處理電動車起火,通常是將車輛拖至安全地點讓其燒盡。
原文網址:on.cc東網
屯門環保園將建立香港首個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預計明年開始運作。建立設施的綠色能源企業晉景新能,夥拍中資環國際開發、寧德時代旗下廣東邦普循環科技,啟動全球電池循環經濟戰略合作,並簽署諒解備忘錄。晉景新能表示,今次合作主要希望在香港建立能夠處理電池循環回收的中心,並將資源戰略性運回內地使用。
原文網址:881903.COM
為期六天的雅加達年度電動車展(PEVS 2025)於5月4日閉幕,展現全球第四大人口國印尼的電動車潛力,分析師看好與中國合作前景。本屆展會吸引143個品牌參展,以中國、日本及韓國為主,中國品牌比亞迪、奇瑞、五菱等最為醒目,其他國際品牌包括寶馬、現代等。
印尼電動車協會(PERIKLINDO)主席Moeldoko期待地方政府採購電動公務車,帶動民間需求。展會期間,多省代表計劃購入電動巴士及垃圾車。顧問公司Dyandra總裁指出,儘管市場現況不佳,但B2B、B2G及B2C生態系仍有潛力,如峇里島已採用電動車改善空污。
PERIKLINDO顧問陳清泉 院士強調,中國憑藉完整供應鏈,能以低成本生產高端電動車,建議印尼借鏡中國經驗,打造本土產業。印尼Seres車主協會創始人指出,小型電動車適合都會窄巷,比亞迪銷售主管亦稱正評估推出小型車款。
中國雲動動力銷售代表表示,將加強在印尼推廣電動機車,看好年輕人口紅利。雅加達現有2,200萬輛車,機車佔八成,交通與污染問題嚴峻。
專家呼籲中國深化參與印尼鎳加工,助益電池生產。
PERIKLINDO於2021年成立,目標藉印尼豐富鎳資源,推動電動車普及並成為全球電池領導者。
歐洲最大道路救援組織德國汽車俱樂部 (ADAC) 最新研究指出,電動車故障率顯著低於傳統燃油車,這一趨勢隨車輛年齡增長愈發明顯。該機構基於 2020 至 2022 年註冊的 159 款車型、涵蓋 360 萬次救援數據的分析表明,電動車正逐步擺脫「脆弱科技產品」的偏見,展現出超越燃油車的可靠性。
研究顯示,2020 至 2022 年間註冊的車輛中,電動車平均每千輛僅發生 4.2 次故障,而同齡燃油車故障率高達 10.4 次,差距達 2.5 倍。
詳情請參閱原文:Yahoo!財經
印尼大學工程學院電機工程系(DTE FTUI)於4月28日(週一)在Mochtar Riady Plaza Quantum(MRPQ)大樓四樓禮堂舉辦公開講座,邀請陳清泉教授擔任主講嘉賓。此次活動由印尼電動車產業協會(Periklindo)與DTE FTUI合作促成,陳教授以「能源與汽車革命新征程」為題發表演講。
「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一位具有遠見的學者——陳清泉教授,他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他在能源與汽車技術領域的奉獻激勵了無數人,並塑造了可持續交通的未來,」電機工程系主任、印尼電機工程高等教育論壇(FORTEI)主席Arief Udhiarto教授在開場致詞中表示。
Arief教授指出,講座主題恰逢其時且意義重大。在印尼乃至全球面臨能源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的迫切挑戰之際,此議題對學術界、產業界及政策制定者皆具重要啟發。「陳清泉教授的見解無疑將為創新與合作指明方向,」他補充道。
Periklindo研發副主席Prabowo Kartoleksono也在致詞中表示:「我們必須讓學生與研究人員準備好追隨並引領創新、新興技術乃至更遠大的目標。創新需具備全球競爭力,同時對在地產生深遠影響。」他強調,Periklindo願與印尼大學攜手合作,相信產業與學術界應共同努力,成為印尼經濟與產業未來的變革推動者。「這將確保印尼不僅是新技術的消費者,更是創新與領導者,」他說。
Feri Yusivar教授在活動中介紹了先進車輛研究中心(RCAVe)。他表示,RCAVe採取多學科整合方式,研究電氣化對未來車輛與移動性的影響,涵蓋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電池回收、自動駕駛車輛,以及未來汽車移動性的經濟與商業模式創新分析。
講座由Faiz Husnayain博士主持,他介紹了陳清泉教授的背景。陳教授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及榮譽博士學位,曾任香港大學電機與電子工程系主任,現為榮譽教授。他創辦了國際院士科技創新中心及世界電動車協會,年近88歲仍活躍於香港大學教學工作。
陳教授在講座開場時表示,成功的創新需具備獨特性、最佳化及顛覆性突破。他鼓勵學者持續提出問題,強調科學並非追求最終答案,而是培養提出更好問題的心態。
談及能源革命,陳教授指出全球三大挑戰:可持續性、可負擔性及可靠性。他提出三大核心解決方案:低碳化、智能化,以及電氣化與氫能發展。
他進一步闡述汽車革命分為兩階段:首先是電氣化,其次是智能化與網路連通的整合。他對此革命的願景從智慧聯網車輛延伸至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及智能社會。陳教授提出「四網四流整合」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包含能源網、資訊網、交通網及人性網的整合,以及能量流、資訊流、物質流及價值流的融合。透過此模式,人類的主動作為可與能源、資訊及移動性革命協同發展。
陳教授在講座結語中總結道:「上世紀我們專注於物理世界的進展,本世紀初則聚焦於數位化與網路空間的發展。然而,我們必須持續顛覆性思考,深度整合物理世界、網路空間及人類世界,將數據有效轉化為資訊、知識與智能,以解決複雜問題。單靠技術無法應對現實世界的挑戰,必須實現三者的深度融合。」
印尼大學工程學院院長Kemas Ridwan Kurniawan教授也在活動中致詞。他表示:「此次講座體現了我們促進知識交流與合作的承諾。這是向數十年開創性工作學習的機會,銜接傳統能源系統與尖端智能技術。我們希望共同培養下一代,推動變革,秉持可持續發展價值,並擁抱革命性理念。」
小鵬汽車公布,4月共交付智能電動汽車約3.
詳情請參閱原文: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