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據報將逐步放棄內燃機開發 資源集中發展電動車
日經新聞引述消息,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已決定,逐步放棄美國以外世界各地市場的內燃機開發,將資源集中在電動車上,是日本首家作出有關突破的日本汽車商。
早前歐盟更新排放標準,日產認為開發成本將難以持續發展,因此已放棄開發針對歐洲市場的內燃機,至今更擴大計畫,以求將資源集中在電動車。
詳情請參閱原文:頭條日報
日經新聞引述消息,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已決定,逐步放棄美國以外世界各地市場的內燃機開發,將資源集中在電動車上,是日本首家作出有關突破的日本汽車商。
早前歐盟更新排放標準,日產認為開發成本將難以持續發展,因此已放棄開發針對歐洲市場的內燃機,至今更擴大計畫,以求將資源集中在電動車。
詳情請參閱原文:頭條日報
隨著電動車愈趨普及化,充電站亦成為不可或缺的設施。據外媒《electrek》報道,2021年美國約有10.8萬個公共電動車充電站,相比起現時約有11.1萬個油站,意味幾乎每一個油站附近都會有一個充電站。但對仍處於增長階段的電動車來說,現時充電站數量似乎應未足夠。
目前在美國注冊的電動汽車共有200多萬輛。根據美國能源部(DOE)報告,電動車與充電站的理想比例是每1,000輛電動車,就有40個2級充電站和3.4個直流快速充電器(DCFC)。而目前情況則是,每1,000輛電動車有41個2級充電站和5.7個DCFC充電樁,即每一個充電站就會有21輛電動車。
詳情請參閱原文:HKET
九巴或許你每日都會乘搭,綠色的九巴你又見過未?小記來到九巴車廠,看看減碳節能的「綠色巴士」。首批綠色的電動巴士將於今年內投入服務,已安裝太陽能板的綠色巴士則於去年已「落地」,九巴助理總監(傳訊)林子豪指,九巴最終目標是可達至零碳排。
目標2050年全綫換新能源巴士
九巴早於2015年,已經推出全港首架電動巴士。2020年,九巴再向內地廠商比亞迪購置一批單層電動巴士,去年亦再向英國廠商訂購逾50部雙層電動巴士,連帶政府早前分批資助的單層巴士,逾80架電動巴士將會於今年內正式投入服務。
「逐步希望於2025年時,可以有500架巴士是新能源巴士,現時車隊有逾4000架車,的車隊,500架即相當於我們八分之一的車隊。」林子豪指,「我們知道特區政府都訂了目標,就是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我們最終希望屆時整個車隊都是採用新能源巴士。」
雖然電動巴士成本可以達到400萬元,約為柴油巴士的一倍,不過維修成本亦相對減省,較柴油車低達三分之二。林子豪坦指:「賺就未必賺到,儘管每一架巴士的成本都會上升,但在環保上,這件事為了社會及市民的健康而言,其實都是值得做。」
逾千架太陽能巴士、巴士站零碳產電
九巴亦善用巴士車頂、巴士站上蓋安裝太陽能板,除了原有的59架太陽能巴士,九巴去年已於逾1,000架巴士的車頂安裝太陽能板,同年已經投入服務。
太陽能板可以將車廂溫度降低攝氏8-10度,直接供電給車廂的冷氣系統,亦可以節省巴士5-8%耗油量,每年每部巴士可減少約6噸碳排放。
巴士站方面,現時超過1,000個巴士分站,以及過百個巴士總站的上蓋亦已經完成安裝太陽能板,可以用於巴士站的照明系統及滅蚊器。
產生2,300個本地家庭一年用電量
九巴安裝逾22,000塊太陽能板,預計每年可產生超過1,000萬度電,相等於近2,300個本地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為本港減少大約5,400噸碳排放量。
「22,000塊是一個中途目標,未來我們一定會有更多。」林子豪指。他續指,希望在未來1、2年,九巴所有可以安裝太陽能板的地方全部都完成安裝,如部分現正安裝的一些車站公廁或化廁,九巴車廠,以及首階段因成本效益而未完成安裝的一些車站,亦會於第二階段完成安裝。「我們會積極物色更多可安裝太陽能板的角落。」林指。
簽5億綠色貸款目標零碳排
九巴去年8月亦與中銀香港簽訂了涉及5億元的5年期綠色貸款,部分將用於購置更多電動巴士及太陽能板。林指,九巴將採用部分貸款,積極更換新能源巴士,購置及安裝,「九巴最終目標是希望可以達到零碳排。」他指。
詳情請參閱原文:HKET
雖然汽車電氣化的到來聽來像是實現可持續能源和公路環保旅行最理想不過的路徑,但有一個大問題成為實現理想的障礙。目前,通常用於電動車和存儲可再生能源的超大容量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簡稱鋰電池),而鋰電池很難做到回收利用。
一個原因是,現在廣泛適用於傳統電池,如鉛酸電池的回收技術,無法用於鋰電池的回收。鋰電池比前者更大和更重、而且構造更複雜,如果拆開方法不當,甚至會有危險。
詳情請參閱原文:BBC 中文
2017年,特斯拉發布純電動卡車Semi,併計劃於2019年投產,結果特斯拉Semi的正式交付日期一拖就是超過4年,直到這個月才有消息傳來首批Semi純電動卡車終於要交付客戶了。
首批拿到Semi純電動卡車的是百事可樂公司,交付數量為15輛,不過百事給特斯拉下的訂單其實是100輛Semi,所以這次其實也還不能算Semi大規模開啟交付,外界給出的預估時間是2023年,特斯拉才能為Semi進行規模化量產。
到了2023年,特斯拉Semi除了之前發佈時具備的驚人參數之外,還將相比此前續航能力有大幅提升,這首先是因為4680電池的原因,4680電池的良品率已經從之前的20%提升至現在的80%,已具備生產試制車輛的可能,而特斯拉Model Y和Semi預計將是首批嚐鮮4680電池的車型。
但4680電池相比此前計劃的18650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500%,輸出功率提升了600%,不過4680電池的散熱問題是一個挑戰,這種電池要承受更大的電流,更容易發熱,對於需要搭配更大電池包的特斯拉Semi來說更是如此。
此前有外媒曝出了關於特斯拉Semi 4680電池組工程的解析,特斯拉 Semi採用的也是重載卡車常見的車架縱梁結構,所以和普通乘用車整塊電池包平鋪底盤的佈局不同。
特斯拉 Semi採用分佈式電池包佈局,這也更利於電池組進行散熱,電池包從駕駛室下方,延伸至駕駛室後面,電池包不僅填充在車架縱梁之間,在車架縱梁外側也有兩個外側分電池包(sub-packs),電池包中心部分由水平佈置的六層子電池包組成,兩組外側電池組件可能垂直放置在其兩側,每側有三個組件。
按照特斯拉 Semi此前標準的續航里程500英里估算,外媒估算Semi會搭載一個875kWh的電池包,並採用900V直流電壓,單電池包總重就將超過4噸,這還是較高電壓降低了電池包集電器的重量,最終減重的一個結果。
資料來源:AutoLab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純電動汽車(EV)的新車銷量為291萬輛,是上年同期的2.6倍,創出歷史新高。中國新車總銷量4年來再次轉為增長成為主要推動因素。中國政府促進純電動汽車普及的政策産生效果。美國的純電動汽車銷量也大幅增長87%,明顯呈現出市場急速擴大的局面。
中國2021年新車總銷量為2627萬輛,同比增長3.8%。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車的增長彌補了汽油車的停滯。從新車總銷量中去掉新能源車後,汽油車等的銷量同比減少5%。
詳情請參閱原文:日經中文網
中國電動汽車初創企業計劃成為全球汽車製造商,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就是製造能夠與流行品牌競爭的電動汽車。 在這段視頻中,我們將向您展示所有中國電動汽車,它們可以徹底改變我們對中國製造汽車的看法。
根據挪威道路協會(Road Federation)最新公佈的數據,該國 2021 年全年銷售的新車中已經有近三分之二被電動車所佔據。具體來說,挪威該年的新車總銷量為 176,276 輛,其中有 65% 是電動車。在 2020 年時這項數據還只有 54%,一年 11% 的漲幅可以說相當可觀了。在所有車款中,最暢銷的是 Tesla 的 Model 3,Toyota 的混動車 RAV4 排名第二,它也是暢銷榜前十中唯一一輛仍設有內燃機的產品。除此之外,VW 的 ID.4 和 Polestar 2 等也都出現在了榜單之上。
詳情請參閱原文:Yahoo News
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近日聯合印發《關於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減少30%;2022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於2022年12月31日終止,2022年12月31日之後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通知》提到,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准在2021年基礎上減少20%。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愈來愈多電動車,連帶電動車充電站的需求亦大增,據運輸署統計,截至 2021 年 10 月底,本港電動車的總數超過 25,200 輛。今日 Shell 香港宣布其首個電動車充電站於粉嶺逸峯開幕,其充電站名為 Shell Recharge。
Shell Recharge 充電站設置了兩台 120kW 直流快速充電設備,共四個充電車位,充電速度為 60-120 kW,能支援大部份電動車 40 – 55 分鐘內由 10% 充電至 80%,某些新款電動車更可以在 25 分鐘內完成。
詳情請參閱讀原文:UNWIR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