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產業冒頭有利電動車發展
踏入5月後港股全線造好,自4月尾起連升10個交易日,一度重返一萬八千點水平,反映市場氣氛轉好,更多資金回流港股市場。當中石墨股表現極其突出,由於美國財政部宣布放寬電動車税收抵免政策最新詳情:此前利用中國産礦物的電動車由2025年不再享有稅收優惠,但最新規定列明,相關措施將放寬至2027年再作實行,因此中國製石墨烯有望從中受惠,刺激石墨概念股股價暴漲。
詳情請參閱原文:AM730
踏入5月後港股全線造好,自4月尾起連升10個交易日,一度重返一萬八千點水平,反映市場氣氛轉好,更多資金回流港股市場。當中石墨股表現極其突出,由於美國財政部宣布放寬電動車税收抵免政策最新詳情:此前利用中國産礦物的電動車由2025年不再享有稅收優惠,但最新規定列明,相關措施將放寬至2027年再作實行,因此中國製石墨烯有望從中受惠,刺激石墨概念股股價暴漲。
詳情請參閱原文:AM730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一直以來面對著城市運輸對環境的影響問題。隨著全球對於減少碳排放和推廣綠色能源的重視,特區政府也積極響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進電動車(EV)的普及,特別是在公共交通領域。政府在2021年3月推出《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路線圖》),引領香港達致2050年車輛零排放的目標。按照《路線圖》,政府正積極推動試驗各種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包括電動的士,並於今年內制訂全港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和時間表,實現在2027年年底前投入約3,000輛電動的士的目標,有助於香港實現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和碳中和目標。
詳情請參閱原文: 香港01
過去數十年,「公司配車」曾經是「職場地位」象徵,如今卻成為不少英國企業的「職場福利」,也悄然成為英國電動車銷量增長的最大推手。
《金融時報》報導,越來越多英國雇主允許員工透過薪資抵扣計畫(salary sacrifice scheme),租賃電動車自用,員工因此可節省購車成本,且每月薪資扣除租車費用後,應稅的薪資額也因而降低。
詳情請參閱原文:Line News
5月9日,美國新能源車行業媒體「InsideEVs」網站刊登了資深汽車媒體人凱文·威廉姆斯(Kevin Williams)在中國參觀北京國際車展的一周見聞。凱文在這篇長文中稱,在中國試乘過十幾輛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後,他知道:「西方車企完蛋了」。
內地的「觀察者」網轉載了有關文章部分內容。凱文在文章中說:他在來中國前,曾與許多汽車界業內人士、工程師和專家學者討論過。其中不少人都堅稱,中國在製造業上的進步,尤其是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方面,只是在通過大量補貼的方式打入別國。這些人的論據是,如果中國是一個真正開放的市場,中國消費者就會繼續大量購買西方汽車,西方車企的銷量也不會出現如此急劇下降。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網
香港電動車數量大增,連帶充電設備配套都要擴充。施耐德電氣在香港引入電動車充電方案,目標在 2 年內加裝 15,000 個充電設施。施耐德電氣數碼能效及電源產品業務總監簡瀚澎稱,現時大多屬商用充電器,預計之後家用產品將會興起。
詳情請參閱原文:PCM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早前關注,政府停車場電動車充電收費不合理。他於5月10日見記者時表示,環保署回應指,2間承辦商願意在短期內將「按時收費」改為「按量收費」,他呼籲進一步降低價格,形容「無理由每度電價格貴過普通電費的一倍」。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網
有報道指美國政府最快下周二公布,針對中國電動車等關鍵戰略產業徵收新的關稅。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電動車的關稅稅率預計從目前約25%大幅增至100%。彭博及路透等報道,上屆特朗普政府對華徵收的關稅大部份會維持,同時會對半導體及太陽能設備徵收新的關稅。中國製造的醫療用品,例如針筒及個人防護設備亦面臨額外關稅。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昨日在記者會指,美國上屆政府對華加徵301關稅,嚴重干擾中美正常的經貿往來,已被世貿組織裁定違反世貿規則。美方不但不糾正錯誤做法,反而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所謂的301關稅復審程序,要進一步增加關稅,是錯上加錯。
詳情請參閱原文:881903.com
詳情請參閱原文:on.cc東網
近10多年中國大陸新能源車蓬勃發展並在近幾年快速推向國際,已經引起西方國家的警覺,「產能過剩」成為其與西方國家貿易磨擦的核心主題。用這種不計效益的大量投資創造出泰山壓頂式的強大產能來擊垮對手,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的產業發展上並不陌生,遠的不說,近的就以21世紀初摩托車產業敗走東南亞的例子最為鮮明,值得關注。
詳情請參閱原文:中時新聞
有巴士公司正測試和比較氫能、電動和傳統柴油巴士的效能,這天在指定路線舉辦免費乘搭新能源巴士體驗日。
城巴20A線來往高鐵西九龍站和啟德郵輪碼頭,巴士公司在體驗日,分別安排氫能、電動和柴油巴士行駛不同班次,測試新能源車在不同氣候、環境下的性能。
詳情請參閱原文:TV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