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恒馳」電動車追趕Tesla?本港科技界:有錢強勢宣傳但需有技術配套生產
恒大健康即將改名為恒大汽車,早前更在香港作出鋪天蓋地的宣傳,電動車「恒馳」概念圖充斥香港主流媒體。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電動車市場潛力極大,內地公司銳意發展亦是意料中事。
詳情請參閲:香港經濟日報
恒大健康即將改名為恒大汽車,早前更在香港作出鋪天蓋地的宣傳,電動車「恒馳」概念圖充斥香港主流媒體。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電動車市場潛力極大,內地公司銳意發展亦是意料中事。
詳情請參閲:香港經濟日報
Canoo 可說是「附帶車輪的小閣樓」,車子內部座椅就像客廳沙發一樣,總共配 22 個窗戶,包含車頂窗戶、觀賞窗等。導航、播放音樂和暖氣等非駕駛功能,也可以直接從使用者的手機來控制。
首度推出「電動車訂閱制」的美國電動車新創 Canoo,在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Hennessy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IV 完成購併後,近期也預計 IPO,估值高達 24 億美元。
根據 Business Insider 報導,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的 Canoo 於 2019 年推出旗艦款純電動車,但車子內部不走傳統汽車路線,而是創造一個七人座、看起來就像小客廳的空間。
詳情請參閲:INSIDE
政府正制訂《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設定推廣使用電動車的政策目標及計畫,包括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並且正向業界諮詢意見。《星島日報》報道,在港有多年汽車代理經驗的英之傑大中華地區首席營運總裁陳定邦透露,現時全球在爭奪電動車市場,汽車生產商未有出產太多純電動車,加上需要交更的車種,如的士,若轉用純電動車未必有足夠時間充電,業界認為政府應採取宜寬不宜緊的策略,視混能電動車等為環保車種,料可紓緩電動車位不足等問題。
詳情請參閲原文:頭條日報
俄羅斯本身有出產石油和天然氣,開發電動車的誘因不大,不過最近就終於有首部自家電動車推出,定價相當便宜,只需要約港幣 $50,000 左右就可以入手。
最近由俄羅斯新創汽車公司 REMC 所推出的 ZETTA(Zero Emission Terra Transport Asset)是當地第一款進行商業量產的電動車,售價只是 450,000 盧布(約港幣 $47,881),門檻可說相當低。與一般的電動車不同,它的驅動部分採用輪內摩打設計,類似現在流行的電動輔助單車,而不是中央獨立摩打。
詳情請參閲原文:unwire.hk
8月5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已舉辦新一期專家“雲講堂”活動,合作組織技術(學術)委員會高級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將做客直播活動,探討在數字經濟環境下能源革命和信息革命、汽車革命(出行革命)的融合,解讀智慧工業、智慧能源、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應用,以及能源產業和信息產業的戰略發展趨勢。
不少傳統汽車品牌都在轉型,開始推出更多電動車款,而韓國汽車生產商 Hyundai 和 KIA 亦不例外。兩個品牌所屬的現代汽車集團,據說打算在明年和 2024 年斥資兩條專門製造電動車的生產線,而他們的目標是要在 2025 年起,每年銷售 100 萬輛電動車。
詳情請參閲原文:unwire.hk
「贏者全拿」這句話或許可以來形容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強勢地位,儘管傳統車廠也積極跨入,但特斯拉憑藉卓越的電池效能技術與智能駕駛系統,獨領風騷,同時也成功建立品牌形象。過去一年來,特斯拉股價一度跌到一七六美元,隨著上海廠量產進度順利,如今更突破一千美元,總市值超越了豐田汽車,躍升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震撼百年汽車工業。相信特斯拉所引發的效應,不僅止於相關供應鏈受惠,未來在布局汽車電子與零組件相關個股上,必須與電動車緊密連結,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詳情請參閲原文:經濟日報
人類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生產關鍵原料從煤炭發展到石油,使用能源的方式也不斷轉變。如今,身處第三次工業革命,站在必須淘汰化石燃料的轉捩點,我們應該如何擁抱全新的時代?
詳情請參閲原文: 綠色和平
本港現時有1.36萬輛電動私家車,佔整體私家車2.1%。《財政預算案》稱會探討進一步推廣電動車政策,並制定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消息人士指出,路線圖最快明年首季推出,不會偏離世界各地2030至2040年淘汰燃油車的時間表。香港汽車會批評政府推動安裝充電設施不力,稅務優惠缺乏吸引力,令車主不傾向購買電動車,以致電動車佔整體比例偏低。
詳情請參閲原文:明報
韓國車廠近年推出不少電動車款,同時亦積極開發充電技術,最新消息指 KIA 正在開發高達 800V 的充電系統,屆時車主只需等待 15 分鐘,電動車就能充滿電繼續上路。現時 Porsche Taycan 是唯一配備 800V 充電系統的電動車,但售價並非一般人能夠負擔,KIA 有望將這極速充電技術平民化。
詳情請參閲原文: unwir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