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配車!英企業供員工「租電動車自用」 還可節稅
過去數十年,「公司配車」曾經是「職場地位」象徵,如今卻成為不少英國企業的「職場福利」,也悄然成為英國電動車銷量增長的最大推手。
《金融時報》報導,越來越多英國雇主允許員工透過薪資抵扣計畫(salary sacrifice scheme),租賃電動車自用,員工因此可節省購車成本,且每月薪資扣除租車費用後,應稅的薪資額也因而降低。
詳情請參閱原文:Line News
過去數十年,「公司配車」曾經是「職場地位」象徵,如今卻成為不少英國企業的「職場福利」,也悄然成為英國電動車銷量增長的最大推手。
《金融時報》報導,越來越多英國雇主允許員工透過薪資抵扣計畫(salary sacrifice scheme),租賃電動車自用,員工因此可節省購車成本,且每月薪資扣除租車費用後,應稅的薪資額也因而降低。
詳情請參閱原文:Line News
5月9日,美國新能源車行業媒體「InsideEVs」網站刊登了資深汽車媒體人凱文·威廉姆斯(Kevin Williams)在中國參觀北京國際車展的一周見聞。凱文在這篇長文中稱,在中國試乘過十幾輛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後,他知道:「西方車企完蛋了」。
內地的「觀察者」網轉載了有關文章部分內容。凱文在文章中說:他在來中國前,曾與許多汽車界業內人士、工程師和專家學者討論過。其中不少人都堅稱,中國在製造業上的進步,尤其是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方面,只是在通過大量補貼的方式打入別國。這些人的論據是,如果中國是一個真正開放的市場,中國消費者就會繼續大量購買西方汽車,西方車企的銷量也不會出現如此急劇下降。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網
香港電動車數量大增,連帶充電設備配套都要擴充。施耐德電氣在香港引入電動車充電方案,目標在 2 年內加裝 15,000 個充電設施。施耐德電氣數碼能效及電源產品業務總監簡瀚澎稱,現時大多屬商用充電器,預計之後家用產品將會興起。
詳情請參閱原文:PCM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早前關注,政府停車場電動車充電收費不合理。他於5月10日見記者時表示,環保署回應指,2間承辦商願意在短期內將「按時收費」改為「按量收費」,他呼籲進一步降低價格,形容「無理由每度電價格貴過普通電費的一倍」。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網
有報道指美國政府最快下周二公布,針對中國電動車等關鍵戰略產業徵收新的關稅。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電動車的關稅稅率預計從目前約25%大幅增至100%。彭博及路透等報道,上屆特朗普政府對華徵收的關稅大部份會維持,同時會對半導體及太陽能設備徵收新的關稅。中國製造的醫療用品,例如針筒及個人防護設備亦面臨額外關稅。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昨日在記者會指,美國上屆政府對華加徵301關稅,嚴重干擾中美正常的經貿往來,已被世貿組織裁定違反世貿規則。美方不但不糾正錯誤做法,反而繼續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所謂的301關稅復審程序,要進一步增加關稅,是錯上加錯。
詳情請參閱原文:881903.com
詳情請參閱原文:on.cc東網
近10多年中國大陸新能源車蓬勃發展並在近幾年快速推向國際,已經引起西方國家的警覺,「產能過剩」成為其與西方國家貿易磨擦的核心主題。用這種不計效益的大量投資創造出泰山壓頂式的強大產能來擊垮對手,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的產業發展上並不陌生,遠的不說,近的就以21世紀初摩托車產業敗走東南亞的例子最為鮮明,值得關注。
詳情請參閱原文:中時新聞
有巴士公司正測試和比較氫能、電動和傳統柴油巴士的效能,這天在指定路線舉辦免費乘搭新能源巴士體驗日。
城巴20A線來往高鐵西九龍站和啟德郵輪碼頭,巴士公司在體驗日,分別安排氫能、電動和柴油巴士行駛不同班次,測試新能源車在不同氣候、環境下的性能。
詳情請參閱原文:TVB.COM
經曆1月銷售遇冷、2月增速觸底、3月迎來回暖後,近日,部分A股上市車企交出2024年一季度成績單。烈火烹油般的“價格戰”下,車企表現各不相同。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了已披露2024年一季度業績的9家A股上市乘用車企業。
詳情請參閱原文:新浪新聞
中國憑借電動汽車積極進軍海外市場,引發了歐洲和美國的反彈。
各國政府都希望保護本國的汽車製造商。一項反補貼調查將在幾周後結束,預計歐盟方面將作出回應。
電動汽車已佔中國汽車年銷量的三成以上,市場情緒依然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