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專訪陳清泉【一】美引領電動車死而復生 他40年前一言令中國跟緊腳步

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日前回到香港,參加由工程及科技學會(IET)舉辦的150周年嘉年華,並接受《香港01》記者的獨家專訪。

現年84歲的陳清泉,在結束開幕禮和講座的行程後,旋即向記者分享其在電動車領域的研究經歷和思考,並展望中國和全球電動車產業發展的未來。

陳清泉先以兩句英文切入主題,而後道:「以前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活動半徑很小,汽車的發明,為人們帶來更廣闊的天地,也帶來更大的幸福和自由」。

然而汽車行駛需要動力,陳清泉指出,電動車比內燃機車更早被發明出來,但在上世紀初,電動車受限於成本高、行駛里程低,而無法與內燃機車競爭,電動車的發展一度陷入瓶頸。

直至上世紀70年代,中東提高油價引發石油危機,加油站大排長龍,美國於是立法(Electric Vehicl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Act)由政府資助電動車研發。陳清泉形容該法是令電動車「死而復生」之壯舉,而80年代後期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則為電動車發展注入了「環保」的另一大動因。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