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擬向新電動車車主補貼千億美元
外電報道,美國運輸部發給國會工作人員的電子郵件指出,在白宮擬提出的1,740億美元推動電動車發展計劃中,將建議對新電動車車主提供1,000億美元的補貼,並斥資150億美元建設50萬個新的充電站。新的電動車補貼是2.3萬億美元基建方案的一部分,該計劃還提出為電動校車及零排放過境車輛分別提供200億及250億美元稅收優惠。
詳情請參閱原文:東網
外電報道,美國運輸部發給國會工作人員的電子郵件指出,在白宮擬提出的1,740億美元推動電動車發展計劃中,將建議對新電動車車主提供1,000億美元的補貼,並斥資150億美元建設50萬個新的充電站。新的電動車補貼是2.3萬億美元基建方案的一部分,該計劃還提出為電動校車及零排放過境車輛分別提供200億及250億美元稅收優惠。
詳情請參閱原文:東網
政府擬在2035年前淘汰燃油私家車,而電動車普及,其舊電池如何處理亦備受關注。港燈研發將電動車舊電池改裝成獨立後備電源,可加裝在大廈電掣房內作後備系統,抵銷電壓驟降,從而預防困;舊電池亦可拆細成「可移動電源」,在地盤為電鑽等手提工具充電。港燈稱,經改造後的電動車舊電池可續用多至少5年,賦予舊電池第二次生命。
詳情請參閱原文:ON.CC
九巴車隊目前擁有的巴士總數逾4,000架,當中僅得14架是電動巴士。為配合政府2050年前達致車輛零排放的目標,九巴車務策劃部主管梁領彥表示,九巴會陸續將車隊改為電動車車隊。他指,去年購置的16部單層電動巴士,預料今年付運;九巴又計劃訂購42架雙層電動巴士,目前已開始招標程序,估計2022年九巴及龍運整個集團共有80架電動巴。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一直以來,總有不少初創車廠發表號稱最平的電動車,但遲遲未見身影,如今 Dacia 則真正推出 Spring EV 小型城市電動車,在德國入手價只需 12,220 歐元(即約 HK$111,783)。
Dacia 是一家羅馬尼亞車廠,大家可能不太認識,其實它屬於雷諾 (Renault)旗下,專門主打入門車。這款 Spring EV 車身尺寸為 3,734mm、闊 1,579mm、高 1,488 mm,與大家在街上常見的 1,500cc 揭背車差不多,而車入設採用 4 座位設定,顯然是為城市代步而設。
詳情請參閱原文:E-Zone
環境局上周三(3月17日)發表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路線圖》(下稱《路線圖》),訂下在2025年前提供至少15.5萬個充電設施、在2035年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的宏遠目標。然而,對比特區政府過去十年的綠化步伐,至今只有1.85萬輛電動私家車和4,500個充電站,僅僅達到2011年《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所訂定目標的一成,難免令人擔心《路線圖》亦會再次落空。綜觀《路線圖》政策細節,再回望特區政府推廣電動車之路,當中同樣暴露三大施政弊端,包括政策離地、規劃短視、當局未能以身作則。不難預見,如果「小政府」思維不改,綠色交通仍會遙遙無期。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港府希望在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有消息指政府有意於2040年前停售燃油私家車,並要求所有新落成大廈設有電動車相關裝置。有業界人士認為,政策方向正確,有助推動電動車在港普及,惟進程緩慢,且如何執行才是關鍵。
即使政府曾以各類津貼、稅務優惠鼓勵買家,以及發展商加設充電設施,但電動車相關配套依然不足。政府有意推出新一輪的電動車政策,並以加設基建設施為方向。
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理事會員陳冠東博士指,雖未有收到正式通知,但政府曾向該會諮詢。他樂見政府踏出第一步,制定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及整體藍圖,惟認為目標訂於2040年稍為緩慢,「比其他地方遲10年」。按燃油車壽命及市場周期,最快亦要50年後才可見電動車全面普及。
詳情請參閱原文:HKET
環境局日前公布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目標2025年有超過15萬個車位設充電設施。但政府早年透過樓面面積寬免,鼓勵發展商提供充電泊位,政策卻無強制駁電,令多個停車場充電泊位僅是「裝假狗」;政府去年起資助現有屋苑安裝充電基礎設施,有業主亦坦言難以墊支昂貴工程費用放棄參加計劃。
詳情請參閱原文:東網
為實現2050年本港達致碳中和,政府於3月17日推出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措施包括大幅增加充電設施,預計在2025年,全港充電設施會增至15.5萬個,並會在同年開始在政府停車場徵收充電費。然而,有業界人士批評政府推出的措施含糊,未有實際細節,憂慮充電數量未能達標,變相打壓汽車增長。有電動車車主亦指,政府在新措施上把設置充電權交予業主立案法團,但現實上面對很多掣肘。
詳情請參閱原文:ON.CC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公布《路線圖》時說:「我們制定了香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的《路線圖》,將引領香港在二○五○年前達致車輛零排放的未來路向,以配合香港致力爭取於二○五○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向『零碳排放‧清新空氣‧智慧城市』的願景邁進。」
電動私家車
* 在二○三五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包括混合動力車
電動商用車
* 推動試驗各種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包括巴士、小巴、的士、貨車等,力求約在二○二五年制定具體推行的方向及時間表
充電網絡
* 多方面擴展電動車充電網絡,並逐步將充電服務市場化
維修服務
* 推動電動車技術及維修人才的進修培訓
電池回收
* 爭取在未來數年立法就電動車退役電池推行生產者責任計劃,並推廣電池二次應用的綠色科研
協同創新
* 多管齊下,創造有利電動車普及化的環境,包括設立專責小組審視全球減碳新技術的高端發展;二億元「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資助研發環保技術;善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的發展;善用粵港澳大灣區電動車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等
黃錦星續說:「由於電動車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約每五年會檢視《路線圖》的各項策略和目標,並考慮當時的技術、環境、社會及經濟發展情況,適時調整本港推動電動車的政策與措施,與時俱進。」
黃錦星衷心感謝不同持份者在過去一年就《路線圖》的方向及措施所給予的意見,特別是財政司司長領導下的推動使用電動車輛督導委員會,各委員在電動車普及化的策略及措施方面,提供了不少寶貴建議。展望未來,政府會繼續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電動車普及化,把香港締造成宜居的綠色智慧城市。
《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及單張已上載環境保護署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