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斥48億巴西設廠生產電動車
比亞迪將斥30億里亞爾(48.36億港元)資金,在巴西建立包括三座新工廠的綜合工業建築物,提升當地生產能力。
新生產基地位於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州(Bahia)一個工業園區,原為福特汽車廠址。比亞迪稱,預期新工廠2024年中開始投產,其中一間工廠日後將以生產電動巴士及電動貨車為主;另一間廠則生產混能車及電動車,預期年產量為15萬輛;第三間廠則集中生產鋰及磷酸鐵,供出口用途。
預期三間工廠合共創造5,000個工作職位。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比亞迪將斥30億里亞爾(48.36億港元)資金,在巴西建立包括三座新工廠的綜合工業建築物,提升當地生產能力。
新生產基地位於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州(Bahia)一個工業園區,原為福特汽車廠址。比亞迪稱,預期新工廠2024年中開始投產,其中一間工廠日後將以生產電動巴士及電動貨車為主;另一間廠則生產混能車及電動車,預期年產量為15萬輛;第三間廠則集中生產鋰及磷酸鐵,供出口用途。
預期三間工廠合共創造5,000個工作職位。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美國電動車公司Tesla上季電動車交付量創紀錄新高。
Tesla第二季於全球交付了大約46萬6100架電動車,創紀錄新高。按年增加八成三,按季增加一成,好過市場預期的44萬8400架。期內生產了47萬9700架電動車,按年升逾八成半,亦多過市場預期。
而Tesla於踏入下半年,調低Model S及Model X這兩款車型在內地現貨新車的售價,減價介乎3.5萬至4.5萬元人民幣,減幅大約4%。
詳情請參閱原文:Now News
美國權威調查機構J.D. Power公布2023新車品質調查,不同於一般人認為的日系車、電動車比較吃香,反而是Stellantis集團的Dodge、RAM、Alfa Romeo拿下新車品質前3名,其次則是美式品牌Buick、Chevrolet、GMC等,至於表現較差的則是Polestar與Tesla、Volvo。
J.D. Power這份調查是以2023年購買新車及租車車主(擁車90天起)為主,向93,380位車主詢問223項問題,以每100台車(PP100)遇到的問題數來計算,數字越小代表問題越少。而這次調查每100輛車的平均問題達192個,比去年及2021年還多,問卷內容則有9大項,包括影音系統、功能、控制、顯示、駕駛輔助、動力、座椅、駕駛體驗、冷氣等。
詳情請參閱原文:ETToday
政府推動電動車發展,有企業成功研發電動旅遊巴,今年4月獲政府發牌,全車有49座位,續航力可達430公里,90分鐘完成充電。
該車零售價為380多萬元,價格較燃油車昂貴不少。該公司指,現時有十多間公司接洽,有意使用電動旅遊巴,但暫時未正式收到訂單。該公司透露,有業界反映,雖然政府會資助購買商用電動車,但步驟繁複,難以申請。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中國上世紀80年代籌劃建立汽車產業,提出「三大三小兩微」的政策,你可知這是甚麼嗎?
日本媒體以少少誇張的態度稱︰比亞迪在不知不覺間登陸日本!有咁驚?日本是汽車王國嘛,怎怕國產車來襲。如果你還是這樣想,真係Out了。比亞迪原本是1995年在深圳成立的一家生產電池的工廠,不過,才八年時間就轉型汽車業務,經過一番併購之後,竟然成為了今天純電動車EV的全球最大品牌,日本人大概想也未想過。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頭條
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減安排「一換一」計劃,將於2024年3月31日屆滿,政府表示,會按需要適時調整有關安排。
環境及生態局回覆本台查詢,指出電動車首次登記稅的寬減安排,包括「一換一」計劃,用意是減低擁有電動車的成本,使電動車更具吸引力,同時避免帶動車輛增長。政府會緊貼電動車技術及市場發展,並配合政府整體的運輸及財務政策,按需要適時調整有關安排。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電台
中國在電動車發展方面的長遠布局,使內地在新能源汽車轉型方面領先全球,並且在電池等關鍵技術領域上有着過人的優勢。作為美國傳統車廠的福特(Ford)一直把中國電動車企業視為大敵,集團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 Ford Jr.)更直言︰「美國還未準備好在電動車生產方面與中國競爭。」有美國官員揚言,有必要削弱中國在車用電池方面的優勢。
詳情請參閱原文:東網
今日(19 日)網上瘋傳一張綠色專線小巴的相片,該輛掛上「T 牌」(試車牌照)的綠 Van 外型相當特別,車頂鋪上一塊塊斜排的黑色長方形板,遠觀就如動物鱗片,有網民見到該輛綠 Van 都不禁驚詫指,它是否在陸上行走的「大王具足蟲」?
根據相片,該輛綠 Van 有 19 個座位,路線標示欄寫上了「金路通」。《Yahoo 新聞》翻查資料,環保署於 2021 年 10 月公開邀請有意在本港提供電動小巴的電動車供應商,參與「電動公共小型巴士先導試驗計劃」,至今有 6 間供應商參與,而上述的「金路通」就是來自瑞昌汽車有限公司。
詳情請參閱原文:Yahoo News
隨著全球朝向「2050 淨零碳排」的目標邁進,歐洲各國、台灣以及美國各州相繼立法在不久的未來禁售燃油車。根據國際能源署(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發布的《2023 年全球電動車展望》(Global EV Outlook 2023),2022 年電動車全球銷售已經破 1,000 萬輛,占全球車市比達 14%,預期 2023 年可望創新高,占比預估將達 18%。
其中,孕育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美國,是僅次於中國、歐洲的世界第三大電動車市場,2022 年美國的電動車銷售量增長了 55%,占了當年新車總銷量的 8%。然而美國知名市調公司 J.D. Power 今年 1~3 月的調查卻顯示,表示下一次購車「非常不可能」選擇電動車的美國人卻變多了,占比從 17.8% 增加至 21%。
詳情請參閱原文: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