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Benz EQC平治新電車有幾平治?
平治不是世界產量第一的車廠,但無可否認它是世界車壇的龍頭大哥,當平治推出第一部量產的電動車Mercedes-Benz EQC,大家自然很想知道它會是怎樣。電車快是否定理?平治的電動車又有否其汽油車的影子?另外,當EQC與其他電動SUV如Audi e-tron、Jaguar I-Pace和Tesla Model X相比,規格上又誰比誰更勝一籌?今次 TopGearHK 極速誌親身到挪威試駕EQC,片中一一話你知。
平治不是世界產量第一的車廠,但無可否認它是世界車壇的龍頭大哥,當平治推出第一部量產的電動車Mercedes-Benz EQC,大家自然很想知道它會是怎樣。電車快是否定理?平治的電動車又有否其汽油車的影子?另外,當EQC與其他電動SUV如Audi e-tron、Jaguar I-Pace和Tesla Model X相比,規格上又誰比誰更勝一籌?今次 TopGearHK 極速誌親身到挪威試駕EQC,片中一一話你知。
昨天最大的民生新聞就是河南等地的大雨,在大自然的暴力面前,人類好不容易發展出來的技術顯得很無力。希望雨快點停下,受災地區的朋友們都平平安安。
對我們汽車產業的從業者來說,很震撼的一些畫面就是停在地庫的、街邊的汽車被大水沖成了漂浮的“船”。雖然這是極端情況,但是的南方地區在夏季時遭遇到狂風暴雨是經常發生的,即使把車停在車庫裡,也可能遇到被水淹的飛來橫禍。大家都知道水泡過的燃油車,由於發動機進水,會帶來很多潛在問題,而電動汽車這一新興事物,也怕進水嗎?而且電車浸水以後是否還可能造成漏電等新的問題?這讓不少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很擔心。
那麼今天就從電池包設計的角度,討論一下電動車泡水之後是否安全的問題。
首先,純電動汽車的高壓電系統至少在400V左右,這個電壓比較高,超過了人體安全電壓的範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電動汽車的安全設計需要對高壓電採取應對措施,我們通常稱之為高壓電氣安全規範。國內外一直非常重視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中國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20年《電動汽車安全指南》,我也參與了一些編寫工作。
詳情請參閱原文:車雲網
鈴木將在2025年之前涉足純電動汽車(EV)領域。鈴木要運用在汽車小型化、輕量化方面的經驗,首先面向主力市場印度進行開發,設想消費者實際負擔的金額為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水平。之後還將陸續投放到日歐市場。至此,日本國內主要廠商均將推出純電動汽車,通過包括輕型汽車(日本國內的車型分類,指符合排量在660cc以下等條件的小型車輛)在內的小型車向純電動汽車過渡的步伐或將加快。
詳情請參閱原文:日經中文網
你開著時尚的新型電動 Model 3,默默地駛出特斯拉陳列室,你看起來很棒,因你認為你將為地球做出自己的貢獻。
但是繼續前進 – 您必須再行駛 13,500 英里(21,725 公里),才能打平耗油量大的轎車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這是路透社對計算車輛生命週期排放的模型數據進行分析的結果,隨著世界各國政府推動更綠色的交通以實現氣候目標,這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正成為焦點。
該模型由芝加哥阿貢國家實驗室開發,包括數千個參數,從電動汽車 (EV) 電池中的金屬類型到汽車中鋁或塑料的含量。
Argonne 的溫室氣體、受管制排放和技術能源使用 (GREET) 模型現在正與其他工具一起使用,以幫助美國環境保護署 (EPA) 和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制定政策,這兩個主要的車輛排放監管機構美國。
Argonne 首席能源系統分析師 Jarod Cory Kelly 表示,製造電動汽車比內燃機汽車產生更多的碳,這主要是由於電動汽車電池中礦物質的提取和加工以及動力電池的生產。
但是,關於汽車首次銷售時的碳缺口有多大以及電動汽車在其生命週期中的“收支平衡”點的估計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具體取決於假設。
詳情請參閱原文:Reuters
電動車熱潮推動鋰電池及金屬需求,各大車廠亦加緊搶奪供應。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已和美國加州、德國的開發地熱鹽水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以確保鋰金屬的供應。
消息人士表示,Stellantis的兩位合作夥伴,分別是位於美國加州索爾頓鹹水湖的Controlled Thermal Resources(CTR),以及德國黑森林地區的Vulcan Energy。
Stellantis是一家跨國汽車製造商,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由原來的快意佳士拿及標緻雪鐵龍合併而成,為全球第四大車廠。
詳情請參閱原文:on.cc
吉利旗下的 LEVC 是現時倫敦的士 TX5 的生產商,除了製造 TX5 的士,LEVC 亦以這個車款和平台製作了客貨車版本 VN5。最近 LEVC 再進一步推出第二款基於 TX5 的車款 e-Camper,顧名思義是一部以電池驅動的露營車。
LEVC e-Camper 跟其他同廠的車款一樣,是一款以引擎發電輔助的電動車,它的前置摩打由電池驅動,續航距離約 97 公里,當電源耗盡後則由 Volvo 的三汽缸 1.5L 引擎發電,令整個續航距離大大增加至約 483 公里。以引擎發電的好處是加油的速度較充電快,並且有更佳的能源轉換效率。
資料來源:Unwire HK
自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路綫圖》於3月公布後,本港電動車及充電配置普及情況備受關注,據運輸署數字顯示,截至2021年4月底,本港已有逾2萬輛電動私家車登記,同時市場提供逾4,000台充電站。
信和置業旗下最新住宅項目更作出大膽嘗試 – 420個車位各置一個充電器,達至1比1的泊車充電比例,成為全港首個最大模式的住宅發展項目充電配置。
詳情請參閱原文﹕HKET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1年六月二十九日公布《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以「健康宜居‧低碳轉型‧比肩國際」為願景,闡述至二○三五年提升香港空氣質素的挑戰、目標和策略。
在發表首份《藍圖》後,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管制本地發電廠、車輛、船舶等排放的措施,同時與內地就區域空氣污染物減排緊密合作。有關工作成效顯著,大氣及路邊的主要空氣污染物濃度均大幅下跌,能見度亦大有改善,為香港社會及大眾帶來明顯健康效益。至二○二○年,香港已達到二○一七年進度報告訂下的各項主要目標。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公布最新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時說:「今日公布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將承先啓後,引領香港在二○三五年前成為空氣質素媲美國際大城市的宜居城市,及向空氣質素全部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空氣質素指引》最終指標的目標邁進。」
綠色運輸
推動使用新能源運輸交通工具,持續規劃鐵路發展及在新發展區採用環保交通運輸模式
宜居環境
透過城市管理及規劃政策締造宜居環境;就空氣質素與健康關係展開研究
全面減排
繼續推行車輛及船舶減排措施,並加強管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含量限值
潔淨能源
持續減少發電排放,同時探討使用新低碳能源如氫能及液化天然氣
科學管理
採用嶄新技術監測空氣質素,向公眾發放更細緻的空氣質素資訊
區域協同
共同制訂區域空氣污染物減排目標,並加強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空氣污染研究及監測工作
黃錦星續說:「因應氣候變化的挑戰,探索如何利用新興的綠色技術減少碳排放,已成為世界的主流。我們會繼續推展提升香港空氣質素的措施,配合每五年檢視香港空氣質素指標的安排,循序漸進收緊指標。」
黃錦星衷心感謝不同持份者就《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的方向及措施提供意見,以及各政策局及部門在政策上給予的配合和支持。展望未來,政府會繼續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同時加強區域合作,以持續改善香港空氣質素,把香港締造成宜居低碳的國際城市。
《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及簡介單張已上載至環境保護署網頁(www.epd.gov.hk/epd/tc_chi/resources_pub/policy_documents/index.html)。
現時電動私家車已可配備遙控車輛泊車的功能,惟目前法例要求駕駛者離開車輛前須關掉引擎,故該技術不能在港使用。有立法會議員提出質詢,希望可以在政府明年就提出自動車的新規管框架前,盡快修例讓遙控泊車合法。
詳情請參閱原文:頭條日報
內地電動車銷售持續強勁,且滲透率不斷提升。興業證券發表研究報告指,5月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升至12%,環比增加1%,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受益於優質電動車型持續放量,疊加傳統燃油車受芯片短缺影響更為嚴重(多數車企優先保證新能源車芯片供應),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快速提升,由1月的8%增加至5月的12%。
詳情請參閱原文:H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