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前方的一大「路障」:報廢的鋰電池怎麼辦?
雖然汽車電氣化的到來聽來像是實現可持續能源和公路環保旅行最理想不過的路徑,但有一個大問題成為實現理想的障礙。目前,通常用於電動車和存儲可再生能源的超大容量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簡稱鋰電池),而鋰電池很難做到回收利用。
一個原因是,現在廣泛適用於傳統電池,如鉛酸電池的回收技術,無法用於鋰電池的回收。鋰電池比前者更大和更重、而且構造更複雜,如果拆開方法不當,甚至會有危險。
詳情請參閱原文:BBC 中文
雖然汽車電氣化的到來聽來像是實現可持續能源和公路環保旅行最理想不過的路徑,但有一個大問題成為實現理想的障礙。目前,通常用於電動車和存儲可再生能源的超大容量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簡稱鋰電池),而鋰電池很難做到回收利用。
一個原因是,現在廣泛適用於傳統電池,如鉛酸電池的回收技術,無法用於鋰電池的回收。鋰電池比前者更大和更重、而且構造更複雜,如果拆開方法不當,甚至會有危險。
詳情請參閱原文:BBC 中文
昨天最大的民生新聞就是河南等地的大雨,在大自然的暴力面前,人類好不容易發展出來的技術顯得很無力。希望雨快點停下,受災地區的朋友們都平平安安。
對我們汽車產業的從業者來說,很震撼的一些畫面就是停在地庫的、街邊的汽車被大水沖成了漂浮的“船”。雖然這是極端情況,但是的南方地區在夏季時遭遇到狂風暴雨是經常發生的,即使把車停在車庫裡,也可能遇到被水淹的飛來橫禍。大家都知道水泡過的燃油車,由於發動機進水,會帶來很多潛在問題,而電動汽車這一新興事物,也怕進水嗎?而且電車浸水以後是否還可能造成漏電等新的問題?這讓不少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很擔心。
那麼今天就從電池包設計的角度,討論一下電動車泡水之後是否安全的問題。
首先,純電動汽車的高壓電系統至少在400V左右,這個電壓比較高,超過了人體安全電壓的範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電動汽車的安全設計需要對高壓電採取應對措施,我們通常稱之為高壓電氣安全規範。國內外一直非常重視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中國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20年《電動汽車安全指南》,我也參與了一些編寫工作。
詳情請參閱原文:車雲網
電動車充電時間長短,絕對是不少車主考慮買車的原因之一,對香港車主而言,補給時間愈短定必更吸引。哈佛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Harvard 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團隊設計了一款新型鋰電池,在高電流密度下,當中最少可以充電和放電 10,000 次,可在 10 至 20 分鐘內為電動車充電,而電動車使用壽命更可延長至與汽油汽車使用壽命相若,即約 10 至 15 年左右,而毋須更換電池。
學院副教授 Xin Li 指,這款新型鋰電池是以多層式設計,大家可以將其架構想像為平常會吃的 BLT 三文治。
詳情請參閱原文:E-Zone
電動車近年成為市場焦點,其中實現一千公里續航里程的車款,近日在市場上備受關注,但續航里程真是愈多愈好嗎?
影響電動車續航力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車輛裝配的電池容量和車重等因素。在電池技術沒有實質性突破下,高續航的電動車需要搭載更重電池,為此要配搭極高成本、更輕的車身,亦會推高造車成本。另外電池重量加大,也會加劇輪胎磨損。
其實電動車的使用環境,如路面情況、天氣、駕駛習慣對續航力有很大影響,如在上坡、堵塞等肯定耗用較多能源,相應續航里程就會縮短。由於電動車電池負擔全車電器,夏天製冷、冬天供暖無可避免減低電池性能及續航里程。現在電動車實際續航最少也能行走三百公里,足夠多數市民城市通勤需要。我們需要關心的問題,不是車的續航有多長,而是充電是否便利。
香港政府推出的「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據報反應積極,預計二○二五年將有十五萬個附充電站的住宅車位。另一方面,香港政府計劃在全港公共交通交匯站裝置充電設施,觀塘裕民坊將是首個可供小巴快速充電的交匯站。據了解,首台純電動十九座公共小巴,將於下半年抵港及出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香港電動車補能問題很快會得到全面解決,電動車將愈來愈普及。
詳情請參閱原文:頭條新聞
隨著電池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動車運行成本正在不斷下降中。
根據BloombergNEF的最新報告,到2023年電動車運行價格應可降至 USD101/kWh。換句話說,電動汽車的成本將與汽油動力汽車的價格相若。如果到時在美國當地仍可享受聯邦和州的稅收抵免,那麼駕電動汽車將比汽油汽車便宜。
該報告指出,中國公交車電池組的價格已降至 USD100/kWh 以下。至於2020年所有電動汽車領域(包括私家車,公共汽車和商用電動汽車)的全球平均電池價格,則創下了USD137/kWh的新低。與2010年的 USD1100/kWh 相比,下降了 89%!
BloombergNEF指出,銷售增長、製造成本下降、正極材料的價格下降以及新封裝技術的引進,是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本質上,這符合經濟學的基本效益循環 – 業界獲得更多收益,價格會隨著整個生態系統的調整而下降,從而變得更有效率。
無可否認,電池技術發展在現階段達到了一定的瓶頸狀況,但我們依然樂觀展望2030年價格會降至 USD58/kWh,其中一個主要突破是固態電池最終變得足夠穩定,足以成為主流並最終走向市場。該報告說,製造這類電池的生產成本只是目前鋰離子電池的4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走進今年進博會汽車展區,從量產車到概念車,各車企巨頭都將純電動車作為重點產品帶來秀一下。汽車行業專業人士表示,電動化會推進整個汽車產業技術發展,因此純電動車會成為主流的方向。
詳情請參閱原文:文匯報
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工作坊
為使公眾對「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有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護署將會舉辦七場內容相同的網上工作坊,介紹資助計劃的內容,包括申請資格及資助範圍等資料
詳情請參閱原文:環境保護署
電動車的技術愈發成熟,不少人購車都會開始考慮轉購電動車,而最近歐洲更有調查數據顯示,市佔率最高的雖然仍是汽油車,但有下降趨勢,反觀電動車的銷售量在 9 月首度超越柴油車,成為市佔第二的車種。
詳情請參閱原文:unwire.hk
電動車近年成為各大車廠的重點項目,惟需關注的問題是,作為電動車最貴的零組件之一電池,究竟應自製還是向外購買好?怎樣才可降低電池成本呢?
詳情請參閲原文:on.cc
近年電動車經常成為城中熱話,Tesla的市值更一度升至超過四千億美元,比起幾家傳統汽車生產商的市值加起來還要多!造成這種潮流是否只因為Tesla成功把車輛由石油產品驅動轉變為電能驅動那麼簡單呢?
詳情請參閲原文: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