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Benz 首批 VAN.EA 原型車準備就緒
Mercedes-Benz Vans 正在推動其電動化策略的下一階段,推出全新的 VAN.EA 平台。從 2026 年起,所有新開發的中型及大型廂車都將基於這個模組化、靈活且具延展性的電動架構VAN.EA(Mercedes-Benz 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首批原型車現已在公路上測試,這代表重新定義廂車之旅的重大里程碑。
詳情請參閱原文:Car1.HK
Mercedes-Benz Vans 正在推動其電動化策略的下一階段,推出全新的 VAN.EA 平台。從 2026 年起,所有新開發的中型及大型廂車都將基於這個模組化、靈活且具延展性的電動架構VAN.EA(Mercedes-Benz 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首批原型車現已在公路上測試,這代表重新定義廂車之旅的重大里程碑。
詳情請參閱原文:Car1.HK
Toyota於2023年時宣布將在2025年美國Kentucky工廠生產全新七人座電動休旅車,Toyota雖然沒專注研發電動系統,不過現在遇到電動車需求下滑,在策略上勢必也要有些調整,因此有消息指出原定2025年推出的七人座電動休旅延到2026年。
詳情請參閱原文:車勢文化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Nissan)宣布投資電動車電網整合合資公司 ChargeScape,交易完成後,日產將持有 ChargeScape 25% 的股份,並將 ChargeScape 的服務推廣到美國和加拿大。
詳情請參閱原文:TechOrange
中國車廠陸續公布2024年9月新能源汽車交付數據,已披露的主流車股上月交付量均錄得按年、按月增長。行業龍頭—比亞迪 續領放同業,單月新能源汽車銷量41.9萬輛,按年增46%,按月增12%。「新勢力」方面,理想汽車 、小鵬汽車 9月交付量齊創單月新高。
小米繼續沒有公布交付量實體,僅交付「Xiaomi SU7」連續4個月交付量破萬,而10月目標交付逾2萬輛。
詳情請參閱原文:HKET
運輸署剛公布了2024年7月份本地車市統計數字,全月私家車(新車)登記量2,974輛,較6月份上升14.56%。雖終止了連續兩個月跌勢,對比去年同期(3,564輛)仍減少16.55%。全月電動車交投量是1,695輛,比上月也增長12.03%,但市佔率反而再收窄至56.99%見年內低位。是否受電動車「一換一」新稅制延續影響?有待時間引證。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頭條
比亞迪表示,騰勢6月在港開售以來,現已接獲近1000輛訂單,且上周末在港再推新車型,即內地「海獅」的右軚版SEALION 7純電SUV。而在長沙當地4S店觀察,平至6.98萬元人民幣(下同)起步的「海鷗」,貴至168萬元起售的超跑「仰望U9」均不乏客人詢問,可謂「平貴雙殺」。
數據顯示,中國製電動車8月在歐洲銷量創18個月以來新低,單月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一半,而隸屬於上汽集團的英國品牌名爵(MG),8月銷量暴跌65%,在歐洲市場的領先地位讓給中國競爭對手比亞迪(BYD)。
詳情請參閱原文:台灣自由財經
競委會指,比亞迪在競委會表達關注後,已修訂汽車保用手冊中有關動力電池終身保用的條款,釐清比亞迪車主可選用非特約服務供應商所提供的例行保養及維修服務(包括涉及動力電池的保養及維修),除非有關服務直接導致動力電池損壞,否則不會導致電池終身保用失效。競委會歡迎比亞迪做法,認為有助促進各車輛保養及維修服務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亦確保消費者選擇不受限制,同時或能令比亞迪車輛的保養及維修費用下降。
詳情請參閱原文:明報
比亞迪汽車就其保用手冊中關於動力電池終身保用的條款引起關注。競爭事務委員會指出,原本手冊中的條款用詞含糊,可能導致車主誤以為必須使用特約服務供應商才能維持電池終身保用,變相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亦可能導致維修保養費用上升。
競委會主動與比亞迪溝通,表達了對此條款的關注。比亞迪積極配合,承諾修訂保用手冊,澄清車主可以自由選擇非特約服務供應商進行例行保養及維修服務,包括涉及動力電池的項目,只要維修保養操作本身沒有導致電池損壞,終身保用仍然有效。
詳情請參閱原文:E-Zone
中國電動車近年成為一股新勢力,「亞洲電動車之父」陳清泉接受NowTV專訪,稱中國汽車革命是由電動化走向智能化,建設智能社會。陳清泉指出:「在30多年前,中國的污染很嚴重,因為工業發展的很快,內燃機很薄弱,中國的傳動系統很薄弱,所以我就提出意見中國自己做電動汽車,我開發電動的控制系統、我開發電池,所以證明這一條路線是對的。」
詳情請參閱原文:Now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