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ji」將取代GB/T成中國大陸電動車充電國家標準,2025年逐步停止舊規格車輛之生產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中國大陸政府已批准「Chaoji」充電標準作為國家標準規格,可支援最高 900kW 功率充電,相較於現有的國標 GB/T(20234.3)DC 直流快充 250kW 的功率,新的 Chaoji 可說是有著顯著的提升。Chaoji 充電介面可透過轉接器相容於現有的 GB/T、 CHAdeMO 規格,不過轉接之後的功率表現則尚未有揭露之資訊。
詳情請參閱原文:U-Car.com.tw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中國大陸政府已批准「Chaoji」充電標準作為國家標準規格,可支援最高 900kW 功率充電,相較於現有的國標 GB/T(20234.3)DC 直流快充 250kW 的功率,新的 Chaoji 可說是有著顯著的提升。Chaoji 充電介面可透過轉接器相容於現有的 GB/T、 CHAdeMO 規格,不過轉接之後的功率表現則尚未有揭露之資訊。
詳情請參閱原文:U-Car.com.tw
美國聯邦政府公佈「電動車充電樁可靠性與普及性加速計畫」,預算高達 1 億美元,無論是公有或私有充電樁,只要是對外開放使用的充電樁,但目前已經故障,就可以申請這個補貼,截止日期為 11 月 13 日。
拜登上任後,美國政府已經規畫了相當多政策補貼,在「國家電動車基礎設施」專案下,有多達 50 億美元的預算,用於興建充電站。根據美國能源局統計,截至 2023 年 9 月 11 日,全國 151,506 座充電樁裡面,有 6,261 座「暫時失效」,相當於 4.1% 故障率。
詳情請參閱原文:TechNews
純電車款的電池革命持續進行當中,而現在日本大廠 Toyota 宣布,他們在電池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現在 Toyota 可以生產出超強大的固態電池,讓車輛續航里程直接升級 1,200 公里,而且 10 分鐘內即可完成充電,為純電車款帶來更為便利的用車體驗。
詳情請參閱原文:T客邦
各國政府力拼減碳,帶動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最新研究顯示,隨著電動車電池成本下降,電動車售價有望更加親民,媲美傳統燃油車,2030年佔全球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二。
路透社報導,美國洛磯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9月14日發表報告,預估電動車電池的成本將在近十年內大幅減半,從2022年的每kWh 151美元,2030年降至每kWh 60至90美元,使全球電動車售價來到傳統燃油車相當的水準,不再與高價畫上等號。
詳情請參閱原文:MoneyDJ
自 2012年6月停產 RX-8 之後,Mazda 的招牌技術「轉子引擎」就不再出現在產品線當中,讓許多 Mazda 車迷相當難過。而在歷經 11 年、首款MX-30 e-SKYACTIV R-EV下線之後,日本市場卻一直沒有正式發售的相關訊息,還是讓日本車迷等得不耐煩。
所幸在近日 Mazda 終於不再沈默,宣布開始接受使用新型8C轉子引擎作為發電機的“MX-30 Rotary-EV”的預訂,價格從4,235,000日元到4,917,000日元不等。
詳情請參閱原文:Car Stuff
《日經亞洲》報道,日本視今次機會為加強自身經濟安全及促進日本電動車在北美的銷量,而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將於21日聯同Panasonic及豐田汽車共同成立的電池公司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等代表訪問加拿大,屆時會與自然資源部部長威爾金森(Jonathan Wilkinson)簽署諒解備忘錄,當中涵蓋電池供應鏈。
原文網址: 香港01
Tesla 一早宣揚要推出一款售價低於 25,000 美元(折合約 195,703 港元 )的入門新車後,相關的傳聞一直沒有停過,幾乎每個月都有所謂的新消息、新動向。但是,大家別忘記,Tesla 同時還有一個名為「RoboTaxi 全自駕的士計劃」。這個計劃才是 Tesla 最終的目的,因為 Elon Musk 本來就是想實現無人駕駛嘛。最近,Elon Musk 尚未發表的自傳中洩漏了一張 RoboTaxi 概念車的照片,該車以 Cybertruck 風格設計,並且完全沒有軚盤和油門腳踏。
詳情請參閱原文:DCFever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今天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祭出懲罰性關稅,保護歐盟汽車製造商,以下是各界反應。
路透社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全球市場現在充斥著更便宜的電動車。巨額國家補貼人為地壓低了它們的價格。」
范德賴恩指出:「所以我今天可以宣布,歐盟執委會將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歐洲對競爭持開放態度,而不是向下沉淪。」
詳情請參閱原文:台灣中央通訊社
瞄準電動車充電商機,全達國際推出全台首座移動式充電樁「E-HERO移動式充電機器人」,只需要30分鐘就可以把電充到8成滿。董事長凃俊榮表示,目標在3年內要布建600台。
凃俊榮表示,「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採直流快充技術,充電速度驚人,電充到8成滿,只需30分鐘,和原本需要6~8小時的充電樁相比,時間相差12倍,而E-HERO機器人更具備140kW充電能力,單天可以服務8~10輛電動車,除了縮短車主等候時間,更大幅提高停車位的周轉率,廠商收益更有效。
詳情請參閱原文: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