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及服務用品展覽會
透過工業貿易署「工商機構支援基金」撥款資助,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聯同亞太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會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帶領香港電動車企業參展吉隆坡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及服務用品展覽會(Automechanika Kuala Lumper)。展覽會於2023年3月16至18日期間假吉隆坡會展中心舉行。除了在展覽會中設立「香港館」外,於展覽期間亦舉行「汽車數碼化及電氣化業務對接會」,協助香港電動車企業拓展亞太市場。
透過工業貿易署「工商機構支援基金」撥款資助,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聯同亞太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會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帶領香港電動車企業參展吉隆坡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及服務用品展覽會(Automechanika Kuala Lumper)。展覽會於2023年3月16至18日期間假吉隆坡會展中心舉行。除了在展覽會中設立「香港館」外,於展覽期間亦舉行「汽車數碼化及電氣化業務對接會」,協助香港電動車企業拓展亞太市場。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2023年4月14日宣布成立「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聯盟」),旨在完善香港智慧出行生態系統,促進更多產、學、研於智慧出行及相關技術的協作,加快香港部署車聯網技術及基礎設施,助力香港成為智慧城市的典範。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及來自學術界、智慧出行領域的專家及業界翹楚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聯盟的成立,本會會長董清良先生亦是當中嘉賓之一。
除外,同場舉辦的《數字經濟峰會-智慧出行論壇》將分享技術的階段性成果及未來發展,探討車聯網在香港應用的挑戰及解決方案,以及自動駕駛商業化等議題。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稱:「政府一直致力將科技帶到市民生活的每個方面,積極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當中的『智慧出行』,其中一項主要措施就是要促進自動駕駛車輛及車聯網技術在本港進行更廣泛的測試和應用。應科院牽頭成立『聯盟』正正提供一個跨行業的平台,連結各領域,共同促進香港車聯網技術生態圈的發展,為知識轉移和商業化締造良好環境,聯手推動車聯網在香港『落地』。」
應科院董事何偉中先生欣見「聯盟」成立:「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5G網絡技術的成熟,更多創新的應用科技應運而生,應科院的車聯網技術便是其中一個例子。「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匯聚各領域的專家,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本地創科提高道路安全和效率,為未來車聯網 ˴ 聯網自動駕駛車輛和智慧城市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便利市民生活,製造友善營商環境。」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十分期待「聯盟」成立後,對香港智慧出行所產生的多重正面能量:「推動智慧出行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應科院將聯同多個技術領域專家、學者和業界翹楚利用「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的平台,共同完善交通技術及相關基建的生態圈,展開多元化的技術研究、探討應用場景及可行方案,推動更多在創新科技方面的「產、學、研」協作,而大灣區城市亦能參考香港的經驗和技術,加快兩地交通互通互聯,成就香港為「十四五」規劃下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智慧城市科技是推動經濟及社會復甦的重要引擎,政府早前分別公布《香港智慧出行路線圖》和《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落實「智慧出行」,關注市民出行的便利及安全,致力將科技融入城市管理及服務,製造友善及便利的營商環境,為市民日常生活帶來裨益。為加快智慧出行及相關應用在香港的部署,應科院主導成立「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獲得本地學界及業界多間機構的支持,旨在促進車聯網、5G及自動駕駛等關鍵技術技術研發,保持各持份者緊密聯繫,加強產業、研究機構、學術界之間的協作,為業界常見的困難和技術需求探討可行解決方案,共同推動發展㇐個集創新、協作、創業精神和技術商業化的生態系統。
應科院致力研發各種科技智慧,助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級智慧城市,車聯網技術便是應科院皇牌技術之一。車聯網技術於2015年在創新科技署及運輸署支持下積極開展研發,配合高速、可靠和低延遲的5G網絡技術,以更有效、準確和快速的信息共享,提高道路及行人安全和交通效率。在2021年,應科院開展香港首個車聯網公開道路測試,同時是全球最大型的車聯網公路測試,測試地點由科學園至沙田市中心,全長14公里,並於去年啟動第二階段路試及「深港車聯網科創走廊」,研究及測試車聯網技術在香港道路所需的的應用場景、網絡及相關基建,進一步推動香港與深圳交通互聯互通及跨灣區自動駕駛。
應科院除了在《數字經濟峰會-智慧出行論壇》中分享最新車聯網技術發展及實際案例外,同時於4月12至1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國際創科展中重點展示車聯網技術,市民可以透過親身體驗,更了解未來智慧出行的應用。展會上更會展出應科院其他皇牌技術,包括Easy 5G方案、聯盟式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私隱保障傳感技術、HoneyNet 網絡安全情報收集技術、第三代半導體及節能創新3D集成電路平台技術。
視頻內容:
陳清泉,中國香港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982年,在香港任教的他預判出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以此為研究方向,希望幫助祖國抓住機遇。他創造性地把汽車、電機、控制等技術融合到一起,形成一門全新學科。幼時經歷動蕩的他,渴望為祖國貢獻力量,“是光榮的”!
早前中國日報拍攝了一集專題報導的視頻,介紹了香港近年的電動車業發現歷程,當中還包括了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在不同環節中起到的建議及倡導等作用。
視頻中還訪問了本會董清良會長及吳福強副會長,分享了他們對未來幾年電動車業發展的意見。
本會永遠榮譽會長陳清泉院士早前接受央視頻訪問,他分享了他多年以來發展電動車的進程和心路歷程,也表達了他對未來科技發展的展望、對國家的歸屬感和對香港的鼓勵。
電動車業總商會是次拜訪邵教授,分享推動電動車, 燃料電池,充電經驗及討論。邵教授就燃料電池技術交流能了解更多如何應用研究成果於能源產業發展上,令商會獲益良多。
香港科技大學(HKUST)的科學家,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邵敏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款嶄新的氫燃料電池,開發出一種新的氫燃料電池。它不僅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耐用的,而且更具成本效益,為更廣泛地應用綠色能源以實現碳中性世界鋪平了道路。
香港科技大學不僅刷新了這種電池的最高耐久性記錄,且更具成本效益,有助推動綠色能源的普及化及實現碳中和目標。
政府主要通過提供經濟誘因,並推動建立和優化電動車充電網絡,以推廣使用電動私家車。電動車「一換一」計劃由2018年2月28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間推行,計劃推出至今,讓超過九成的首次登記電動私家車受惠,就見2022年度電動車首次登記購買亦已有明顯上升。
本會根據運輸署紀錄整合了2022年1月至12月首次登記車輛數目如下圖表。
如需要進一步資料,歡迎與我們秘書處聯絡。
今天大年初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拜訪了中國工程院陳清泉院士、中國科學院梁智仁院士及劉允怡院士,送上新春祝福之餘,更聽取他們對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孫東局長深深感受到這多位專家是香港的寶貴財富,未來會繼續傾聽他們的意見,關心他們的生活,使他們能更加聚精會神地為國家、為香港作出更大貢獻。
由本會主辦的六週年會員大會暨晚宴經已於2023年1月6日圓滿結束。我們十分榮幸獲得本會永遠榮譽會長陳清泉院士、環境及生態局首席助理秘書長(空氣質素政策) 梁啟明博士、電動車教育及培訓委員會何懿德主席及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榮譽顧問莫偉全先生作現場分享,又嘉許了在過往六年曾經貢獻香港電動車產業或商會的人士,推動香港電動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及交流。
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必會再加倍努力、竭盡所能推動香港的電動車業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