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SAE 21434 講座
由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及SGS聯合舉辦的「 ISO/SAE 21434 講座」,已於於2023年4月21日順利舉行。主講嘉賓SGS中港區信息安全技術經理何偉强先生在講座上分享了 ISO/SAE 21434:2021(道路車輛-網路安全工程2021年版)的詳情,如道路車輛的E/E系統概念、產品開發、生產、操作、維護與除役報廢等,在電動車基礎建設、無人駕駛軟件和數據中心的發展上十分有參考價值。
再次多謝SGS何偉强先生及各會員的參與。
由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及SGS聯合舉辦的「 ISO/SAE 21434 講座」,已於於2023年4月21日順利舉行。主講嘉賓SGS中港區信息安全技術經理何偉强先生在講座上分享了 ISO/SAE 21434:2021(道路車輛-網路安全工程2021年版)的詳情,如道路車輛的E/E系統概念、產品開發、生產、操作、維護與除役報廢等,在電動車基礎建設、無人駕駛軟件和數據中心的發展上十分有參考價值。
再次多謝SGS何偉强先生及各會員的參與。
透過工業貿易署「工商機構支援基金」撥款資助,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聯同亞太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會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帶領香港電動車企業參展吉隆坡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及服務用品展覽會(Automechanika Kuala Lumper)。展覽會於2023年3月16至18日期間假吉隆坡會展中心舉行。除了在展覽會中設立「香港館」外,於展覽期間亦舉行「汽車數碼化及電氣化業務對接會」,協助香港電動車企業拓展亞太市場。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電動車業總商會是次拜訪邵教授,分享推動電動車, 燃料電池,充電經驗及討論。邵教授就燃料電池技術交流能了解更多如何應用研究成果於能源產業發展上,令商會獲益良多。
香港科技大學(HKUST)的科學家,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邵敏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款嶄新的氫燃料電池,開發出一種新的氫燃料電池。它不僅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耐用的,而且更具成本效益,為更廣泛地應用綠色能源以實現碳中性世界鋪平了道路。
香港科技大學不僅刷新了這種電池的最高耐久性記錄,且更具成本效益,有助推動綠色能源的普及化及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3年2月16日,本會於九龍尖沙咀帝樂文娜公館 The Luxe Manor為商會會員舉辦了主題為 Global development trend of EV market 的早餐分享會,會上我們更邀得 ISM-HK 主席周禮信先生作為席上嘉賓。
周先生有超過20年在亞洲地區提供戰略項目管理的服務經驗, 曾幫助多家客戶的管理層實施數碼轉型項目,提高營運效益以及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
席上周先生憑他豐富的經驗及專業的知識,分享了他對全球電動車業發展的看法。之後也和我們的會員作深入的交流,彼此可謂獲益良多。
是次早餐會反應十分熱烈,徇眾要求我們將舉辦更多的會員早餐會,期盼在輕鬆但有啟發性的環境下進行更多的交流。
由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主辦,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負責執行、工業貿易署「工商機構支援基金」撥款資助項目的第三個工作坊 – 「電動車安全及維護標準」工作坊已於2月7日順利完成。
工作坊對電動車不同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當中包括了電動車安全的算法、電動車維修的注意事項、及電動車回收方法等等。
本會謹此再次感謝各位主講嘉賓的悉心講解,令在座各人對電動車的安全及維護標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我們期待將來和生產力局有更多的合作,全力推動香港電動車業的發展。
工作坊 Powerpoint 下載:
Regen Brake, Speed Reducer & Tire Final
Vehicle Construction Approval Requirements for Parallel Import Electric Vehicles EV Chargers and Related Facilities Requirements in Hong Kong
电动汽车安全管理中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应用-王硕报告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由本會主辦的六週年會員大會暨晚宴經已於2023年1月6日圓滿結束。我們十分榮幸獲得本會永遠榮譽會長陳清泉院士、環境及生態局首席助理秘書長(空氣質素政策) 梁啟明博士、電動車教育及培訓委員會何懿德主席及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榮譽顧問莫偉全先生作現場分享,又嘉許了在過往六年曾經貢獻香港電動車產業或商會的人士,推動香港電動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及交流。
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必會再加倍努力、竭盡所能推動香港的電動車業界發展。
2022年11月24日,本會於九龍尖沙咀珀薈酒店為商會會員舉辦了主題為City and Smart Mobility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的早餐分享會,會上我們更邀得科技界翹楚楊文銳 Gary 作為席上嘉賓。
Gary在會議中分享了香港在Smart CityDevelopment上的進程和當中的幾個重要的里程。 本會的會員亦在會上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尤其是在智能城市發展進程上的期望。
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將舉辦更多的會員早餐會,期盼在輕鬆但有啟發性的環境下進行更多的交流。
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及原電機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陳清泉,年輕時曾在內地求學,回歸後又成為香港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幾十年來親眼見證中國科技不斷發展。他日前接受《橙新聞》採訪表示,過去十年,國家在科技進步方面取得非凡成就,對科技重視可謂史上空前,香港應抓住機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以下為訪問全文:
問:感謝院士,今天我們的訪問主要聚焦在過去10年以及未來的一些發展方面。您年輕的時候在內地求學,回歸之後又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內地多個大學的名譽的客座教授,可以說是內地科技發展的見證人。請問您對內地科技發展的現狀有什麼樣的感受?
答:我覺得這10年中國的科技發展是突飛猛進,也就是說現在中國已經進入世界科技強國的行列,現在就要從科技強國的行業進入到科技強國的前列,我們的目標就是在第二個10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這也是習主席在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的目標。
國家堅持科技興國、人才強國等戰略;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域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十年來, 在全國科技界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國家行列,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道路。
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增長到2.44%,超過OECD國家的平均水準。研發人員總量和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均世界首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既是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
我自己的親身感受是歷史上的三個空前未有:國家對科技空前重視和迫切要求;國家對科學家的空前愛護和期望;科學家實現理想發揮才能的空前機遇。
那麼在這樣大環境下,香港要扮演什麼角色?習主席在6月30號在香港科學園接見我們,正好我站在習主席的正對面,我一直牢牢記住習主席的5句話,第一句話是希望香港發揮自身優勢。第二句話就是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第三句話就是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珠聯璧合。第四句話就是強化產學研創新協同。第五句話就是著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習主席還語重深長地說,香港科技工作者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大家繼續弘揚愛國愛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
那麼香港扮演的角色,習主席已經很明確了,我們要發揮我們自身的優勢,利用我們聯通世界的優勢,精準匯聚全球科技創新的資源,然後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珠聯璧合,強化產學研創新的協同作用,完善香港科技創新的生態鏈。我們要在建設全球創新高地中發揮獨特的作用,香港也成為國際科創中心。
我們要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最美麗的現代化灣區。其中關鍵要融合和協同,融合是包容開放一盤棋,協同是優勢互補。
問:我們繼續回顧內地近10年來科技進步。其實有哪些方面您覺得是印象最深刻的?
答:從大的方面來說,比如說航天科技是最明顯,我們現在成為航天強國,我們為什麼要發展航天科技?我們人類為什麼要上天?只有有希望的民族,才有志氣離開地球探索太空。如果一個民族一直蹲在地球上,你就不能太過有希望。
所以一些有希望的民族,就要離開地球,探討的是新天地,現在中國已經進入航天強國。我們國家的航天是厲害的,載人航天,空間站建設,載人深潛,北斗通訊,量子通訊,這些都走在前面,其他方面比如說在醫學方面,幹細胞,腦科學等戰略高科技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和重要原創性突破。在金屬納米材料,超超臨界燃煤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第三代核電裝置,復興號高速列車,雜交水稻,海水稻等方面,我們都已經躋身世界前列。
我從事40多年的新能源汽車,中國在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60萬輛,同比增長1.2倍,佔新車銷售比重達21.6%;6月末,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00萬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已連續7年產銷量世界領先。在動力電池技術、動力總成技術、車聯網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我總結出新能源汽車快速健康的四條規律:1.創新驅動;2.兩輪驅動,政策驅動和市場驅動;3.三好,好的產品、好的基礎設施、好的商業模式;4.四網融合,交通網、能源網、資訊網、人文網融合。
訪問全文及視頻請參閱: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