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配套差政府急泵水補鑊 冀2025年充電設施增逾15萬個
為實現2050年本港達致碳中和,政府今日(17日)推出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措施包括大幅增加充電設施,預計在2025年,全港充電設施會增至15.5萬個,並會在同年開始在政府停車場徵收充電費。
然而,有業界人士批評政府推出的措施含糊,未有實際細節,憂慮充電數量未能達標,變相打壓汽車增長。有電動車車主亦指,政府在新措施上把設置充電權交予業主立案法團,但現實上面對很多掣肘。
詳情請參閱原文:東網
為實現2050年本港達致碳中和,政府今日(17日)推出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措施包括大幅增加充電設施,預計在2025年,全港充電設施會增至15.5萬個,並會在同年開始在政府停車場徵收充電費。
然而,有業界人士批評政府推出的措施含糊,未有實際細節,憂慮充電數量未能達標,變相打壓汽車增長。有電動車車主亦指,政府在新措施上把設置充電權交予業主立案法團,但現實上面對很多掣肘。
詳情請參閱原文:東網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1年六月二十九日公布《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以「健康宜居‧低碳轉型‧比肩國際」為願景,闡述至二○三五年提升香港空氣質素的挑戰、目標和策略。
在發表首份《藍圖》後,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管制本地發電廠、車輛、船舶等排放的措施,同時與內地就區域空氣污染物減排緊密合作。有關工作成效顯著,大氣及路邊的主要空氣污染物濃度均大幅下跌,能見度亦大有改善,為香港社會及大眾帶來明顯健康效益。至二○二○年,香港已達到二○一七年進度報告訂下的各項主要目標。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公布最新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時說:「今日公布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將承先啓後,引領香港在二○三五年前成為空氣質素媲美國際大城市的宜居城市,及向空氣質素全部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空氣質素指引》最終指標的目標邁進。」
綠色運輸
推動使用新能源運輸交通工具,持續規劃鐵路發展及在新發展區採用環保交通運輸模式
宜居環境
透過城市管理及規劃政策締造宜居環境;就空氣質素與健康關係展開研究
全面減排
繼續推行車輛及船舶減排措施,並加強管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含量限值
潔淨能源
持續減少發電排放,同時探討使用新低碳能源如氫能及液化天然氣
科學管理
採用嶄新技術監測空氣質素,向公眾發放更細緻的空氣質素資訊
區域協同
共同制訂區域空氣污染物減排目標,並加強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空氣污染研究及監測工作
黃錦星續說:「因應氣候變化的挑戰,探索如何利用新興的綠色技術減少碳排放,已成為世界的主流。我們會繼續推展提升香港空氣質素的措施,配合每五年檢視香港空氣質素指標的安排,循序漸進收緊指標。」
黃錦星衷心感謝不同持份者就《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的方向及措施提供意見,以及各政策局及部門在政策上給予的配合和支持。展望未來,政府會繼續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同時加強區域合作,以持續改善香港空氣質素,把香港締造成宜居低碳的國際城市。
《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及簡介單張已上載至環境保護署網頁(www.epd.gov.hk/epd/tc_chi/resources_pub/policy_documents/index.html)。
就《明報》觀點版5月5日題為「普及電動車 必先解決基礎充電設施問題」的評論文章,我希望作出回應,讓市民多點正確了解香港電動車普及化的進度和政府的充電基建策略。
電動車今天仍處於新發展階段,儘管世界各地正加大力度推動。在亞洲的大城市如新加坡、首爾和東京,電動私家車的比例約為0.2%至1.3%,而香港去年則為近3%。香港今年第一季,每售出7部新私家車就有1部是電動私家車。電動車在香港的使用及市民的選購意欲位於亞洲前列,亦較很多歐美地方,如英國倫敦、德國史特加和美國加州等為高。只是我們現時這進度並不足夠,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們仍需加倍努力推動電動車。
全球都在計劃如何加強應對氣候變化,香港要爭取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其中一項減碳行動就是推動車輛電動化。政府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路線圖》)已訂下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以及力求在2050年前達至車輛零排放的目標。發展電動車充電基建正是《路線圖》當中一項重要行動。
參考很多地方的經驗,電動車的使用者主要是在其居住或辦公的地方充電。除最便利車主外,夜間充電亦有助平衡日夜的電力需求,有利於低碳轉型的發展。而公共充電網絡的角色,是讓部分電動車在偶有需要時作輔助補電,所以在外地很多地方,公共充電設施和電動車的比例低至1:18,香港的1:4.8已是在較佳之列。因此政府規劃發展電動車充電基建的方向,是大部分電動車車主可以在其居所或辦公地方充電,同時亦繼續發展高效的輔助用公共充電網絡。
詳情請參閱原文:明報
外電報道,美國運輸部發給國會工作人員的電子郵件指出,在白宮擬提出的1,740億美元推動電動車發展計劃中,將建議對新電動車車主提供1,000億美元的補貼,並斥資150億美元建設50萬個新的充電站。新的電動車補貼是2.3萬億美元基建方案的一部分,該計劃還提出為電動校車及零排放過境車輛分別提供200億及250億美元稅收優惠。
詳情請參閱原文:東網
環境局上周三(3月17日)發表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路線圖》(下稱《路線圖》),訂下在2025年前提供至少15.5萬個充電設施、在2035年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的宏遠目標。然而,對比特區政府過去十年的綠化步伐,至今只有1.85萬輛電動私家車和4,500個充電站,僅僅達到2011年《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所訂定目標的一成,難免令人擔心《路線圖》亦會再次落空。綜觀《路線圖》政策細節,再回望特區政府推廣電動車之路,當中同樣暴露三大施政弊端,包括政策離地、規劃短視、當局未能以身作則。不難預見,如果「小政府」思維不改,綠色交通仍會遙遙無期。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為實現2050年本港達致碳中和,政府於3月17日推出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措施包括大幅增加充電設施,預計在2025年,全港充電設施會增至15.5萬個,並會在同年開始在政府停車場徵收充電費。然而,有業界人士批評政府推出的措施含糊,未有實際細節,憂慮充電數量未能達標,變相打壓汽車增長。有電動車車主亦指,政府在新措施上把設置充電權交予業主立案法團,但現實上面對很多掣肘。
詳情請參閱原文:ON.CC
The Government today (March 17) announced the Hong Kong Roadmap on Popularis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setting out the long-term policy objectives and plans to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EVs) and their associated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 Hong Kong.
Announcing the Roadmap today, the Secretary for the Environment, Mr Wong Kam-sing, said, “We have formulated our first Hong Kong Roadmap on Popularisation of EVs, which will guide Hong Kong’s future direction to attain zero vehicular emissions before 2050. This acts in concert with our other target to strive for carbon neutrality in the same time frame, and forges ahead with the vision of ‘Zero Carbon Emissions‧Clean Air‧Smart City’.”
Electric private cars
No new registration of fuel-propelled private cars including hybrid vehicles in 2035 or earlier
Electric commercial vehicles
Promote trials for electric public transport and commercial vehicles including buses, public light buses, taxis and goods vehicles, with a view to setting a concrete way forward and a timetable around 2025
Charging network
Expand the EV charging network on all fronts and marketise charging services progressively
Maintenance services
Promo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echnicians and mechanics on EV maintenance
Battery recycling
Strive to legislate a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 for retired EV batteries in the next few years, and promote green technologies of second-life applications of EV batteries
Innovation and co-operation
Multi-pronged approach to create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the popularisation of EVs. This includes establishing a task force to examine the high-end development of new decarbonisation technology globally, the $200 million Green Tech Fund to fu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technologies, making good use of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eizing opportunities to be brought about by the EV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etc
“As EV technologies are rapidly evolving, we will review the various strategies and targets of the Roadmap around every five years. Taking into account new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ituations, we will adjust in time Hong Kong’s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promoting EVs, ensuring that we keep up with the times,” Mr Wong said.
Mr Wong expressed sincere gratitude to different stakeholders for sharing their views on the directions and measures to be included in the Roadmap in the past year, especially the members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on the Promo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ed by the Financial Secretary, who have provided much valuable advice on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regarding the popularisation of EVs. Looking ahead, the Government will continue to collaborate with different sectors in society to drive the popularisation of EVs, making Hong Kong a liveable, green and smart city.
The Hong Kong Roadmap on Popularis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its leaflet are available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website.
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於3月17發表,預料措施包括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雖然距離電動車全面普及,仍有一段長時間,惟電動車充電等配套不足問題,則一直被詬病。
《香港01》發現,現時不論在政府停車場、私人屋苑,以及房委會和領展管理的停車場中,電動車充電位普遍不足。在領展管理的56,000多個車位中,僅提供86個充電車位,佔其全部車位0.15%;政府停車場提供的充車位亦僅得1,119個,即平均近17架電動車搶一個充電位,當中南區及油尖旺,更不設政府充車位。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政府於 2 月底,公布舊車「一換一」買電動車計劃,合資格舊私家車車主,可將舊車銷毀,然後購買新電動車時,首次登記稅就可獲最高 25 萬寬減。究竟,參加電動車一換一計劃的步驟是如何?以下簡單列出參加一換一計劃的 4 個所需步驟。如想知道更多資訊,可點按文末「伸延閱讀」部分的連結,看其他電動車相關報道。
留意,進行第(3)及第(4)步的兩個日期,不可相隔超過 3 個月。
上述僅為簡單的「一換一」主要步驟,欲了解詳情,可按不同內容,點擊相關報道收看。
想了解「舊私家車」的詳細條件,按此。
想了解拆毀「舊私家車」及為有關舊車取消登記的程序,按此。
欲了解更多舊車「一換一」買電動車的詳情,點擊此處收看另一篇更詳細的「一換一懶人包」。
原文報道:Joey @ EVgoHK
資料來源:運輸署
英國政府日前宣布,將在2040年禁止售賣汽油和柴油汽車,以期改善空氣質素、保障國民健康。英國的舉動是回應官司訴訟失敗,才提出改善空氣污染方案,不過已是一大進步。香港路邊空氣污染問題同樣嚴重,私家車佔了主要部分,惟政府不但未有禁售燃油車的目標和路線圖,還減少電動車稅項寬免,當全球多國都準備擁抱全電動車的時代,香港政府就不應再懶懶閒,甚至大開倒車。
路面空氣污染嚴重 各國逐步取締燃油汽車
不少政府和汽車製造商,近年已陸續訂下目標邁進電動車時代。其中挪威計劃於2025年前全面禁售燃油車,印度的目標是2030年,法國和英國則在2040年。在製造商方面,近年在汽車業界大出功風頭的Tesla,就是一家標榜全電動車的新世代車廠,就連老牌子富豪(Volvo)亦宣布,將逐步淘汰傳統內燃機引擎,到2019年只會推出電動車和混能車。
全球多國擁抱電動車,主因顯然是要大力應對空氣污染的挑戰。社會不時有人爭論電動車是否真的環保,質疑電動車的碳排放不比汽車少,因為生產汽車的過程、充電所需的電力,也會製造不少二氧化碳。但是電動車可以減低產生氮氧化物和懸浮粒子,改善路面空氣質素,則幾無異議。
至於香港,燃油汽車排放早已成為香港路邊空氣污染來源,特別是香港車多、街道狹窄、大廈林立,有利污染物積聚,市民很容易感受到「碰一鼻子灰」。根據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發的「達理指數」,香港去年有1,686人因空氣污染而提前死亡。由此觀之,港府理應仿效外國定下禁售燃油汽車、擁抱電動車的政策目標,以改善空氣污染、保障市民健康。
但相比其他國家以積極的態度,為步向全電動車的世代定下前瞻性的政策目標,香港在這方面卻仍欠缺方向。箇中顯例,是政府過往豁免電動車的汽車首次登記稅,以稅務誘因鼓勵市民購置電動車而非燃油汽車,希望藉此減少路邊空氣污染的重要一步。截至今年6月底,全港共有11,018架已登記的電動車,遠多於2013年時的約五百多架,但比較現時逾50萬架汽車,電動車的比例仍然偏低。
惟教公眾不解的是,政府最近開施政倒車,以電動車與傳統車價格差距收窄,加上路面擠塞和車輛增長迅速為由,今年4月開始大幅削減對購置電動車的稅項優惠。政府或許擔心市面電動車增長過快,所以要減少優惠壓抑需求。不過,這個改變明顯欠缺周詳的思維,見樹不見林,因為政府並沒有限制私家車整體數量的增長,只是減少電動車的稅務優惠,無疑促使有意購車的市民捨電動車而投向燃油汽車的懷抱,減低買電動車的意欲。
想說香港政府的施政,欠缺長期的規劃,對於電動車的問題,正好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港府應該從香港社會長遠利益出發,參考歐洲國家做法,訂立普及電動車的目標和執行細則,因為汽車市場要改弦易轍,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有長期的打算。
充電站少維修貴 電動車普及兩難題
例如要普及電動車,就要首先處理充電站不足的問題,截至去年底,香港共有1,518個充電站,驟眼看數字比不足200個油站數目多,但過半數充電器只提供標準速度,車輛需要數小時才能充滿電,以致不敷應用。本地和外地也研發了更快速和方便的充電器,政府應該支援技術落地,惠及車主。
此外,維修困難亦是電動車普及的一大難處,相比燃油汽車,電動車涉及更加複雜的機電技術,坊間一般車房與技工未必懂得修理,車主只能光顧原廠服務,造成維修保養費用高昂,令購車人士卻步。因此,政府也要與各家院校合作,培訓技師掌握維修電動車的技術,以及與汽車維修業界洽商,協助業界逐步轉型。
要改善香港的路面空氣污染,最佳辦法是從總量上減少私家車的數字,配以改善都市規劃,鼓勵單車和步行加上集體運輸工具的交通模式。但就算控車措施再嚴厲,也不可能禁絕負擔得來的市民買車,因此如何由燃油汽車過渡至全電動汽車時代,是港府必須着手處理的課題,尤其隨着生產技術進步,續航力增加,電池及零件成本下降,電動車售價愈來愈大眾化,但還須政府認真解決充電設施不足與維修費貴等普及電動車的障礙。政府的環保、運輸、商務和衛生當局應該攜手合作,制定一致而長遠的汽車購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