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位於青衣西草灣路,整幢綜合大樓 (VEC) 建築面積約 64,350平方米,由樓高三層的檢驗大堂及一層辦公室組合而成。新大樓主要為大型及商用車輛包括的士,執行新車出牌測試及年驗等工作。檢驗大堂共設有 30 條驗車線,預計可提升至每日一千架次檢驗量,比現行處理量多 25%。新檢驗大樓將會取代現時位於市區的三個驗車中心,包括仍在使用的土瓜灣及九龍灣兩個驗車中心。
於本年4月24日,本會榮獲邀請參觀這個劃時代的驗車中心,見證運輸業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
運輸署車輛檢驗綜合大樓位於青衣西草灣路,整幢綜合大樓 (VEC) 建築面積約 64,350平方米,由樓高三層的檢驗大堂及一層辦公室組合而成。新大樓主要為大型及商用車輛包括的士,執行新車出牌測試及年驗等工作。檢驗大堂共設有 30 條驗車線,預計可提升至每日一千架次檢驗量,比現行處理量多 25%。新檢驗大樓將會取代現時位於市區的三個驗車中心,包括仍在使用的土瓜灣及九龍灣兩個驗車中心。
於本年4月24日,本會榮獲邀請參觀這個劃時代的驗車中心,見證運輸業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
為推廣香港新能源汽車產業,並提升產業的競爭力以進入亞太市場,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聯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成功向工業貿易署申請「工商機構支援基金」。
為令香港汽車企業了解世界新能源汽車的最新科技動向、產業發展戰略以及加強行業間的交流和溝通,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亞太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會和香港汽車零部件工業協會於2011年4月23日舉辦了「香港汽車科技及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並邀請了不同的專家分享,包括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本會永遠榮譽會長陳清泉院士、電動車教育及培訓委員會主席何懿德教授、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顧純元博士、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易志明議員、盧偉國議員、 陳恆鑌議員及斯堪尼亞香港有限公司的馬山大先生,幫助企業了解市場趨勢並提升競爭能力。

港府希望在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有消息指政府有意於2040年前停售燃油私家車,並要求所有新落成大廈設有電動車相關裝置。有業界人士認為,政策方向正確,有助推動電動車在港普及,惟進程緩慢,且如何執行才是關鍵。
即使政府曾以各類津貼、稅務優惠鼓勵買家,以及發展商加設充電設施,但電動車相關配套依然不足。政府有意推出新一輪的電動車政策,並以加設基建設施為方向。
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理事會員陳冠東博士指,雖未有收到正式通知,但政府曾向該會諮詢。他樂見政府踏出第一步,制定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及整體藍圖,惟認為目標訂於2040年稍為緩慢,「比其他地方遲10年」。按燃油車壽命及市場周期,最快亦要50年後才可見電動車全面普及。
詳情請參閱原文:HKET
The Government today (March 17) announced the Hong Kong Roadmap on Popularis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setting out the long-term policy objectives and plans to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EVs) and their associated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 Hong Kong.
Announcing the Roadmap today, the Secretary for the Environment, Mr Wong Kam-sing, said, “We have formulated our first Hong Kong Roadmap on Popularisation of EVs, which will guide Hong Kong’s future direction to attain zero vehicular emissions before 2050. This acts in concert with our other target to strive for carbon neutrality in the same time frame, and forges ahead with the vision of ‘Zero Carbon Emissions‧Clean Air‧Smart City’.”
Electric private cars
No new registration of fuel-propelled private cars including hybrid vehicles in 2035 or earlier
Electric commercial vehicles
Promote trials for electric public transport and commercial vehicles including buses, public light buses, taxis and goods vehicles, with a view to setting a concrete way forward and a timetable around 2025
Charging network
Expand the EV charging network on all fronts and marketise charging services progressively
Maintenance services
Promo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echnicians and mechanics on EV maintenance
Battery recycling
Strive to legislate a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 for retired EV batteries in the next few years, and promote green technologies of second-life applications of EV batteries
Innovation and co-operation
Multi-pronged approach to create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the popularisation of EVs. This includes establishing a task force to examine the high-end development of new decarbonisation technology globally, the $200 million Green Tech Fund to fu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technologies, making good use of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eizing opportunities to be brought about by the EV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etc
“As EV technologies are rapidly evolving, we will review the various strategies and targets of the Roadmap around every five years. Taking into account new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ituations, we will adjust in time Hong Kong’s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promoting EVs, ensuring that we keep up with the times,” Mr Wong said.
Mr Wong expressed sincere gratitude to different stakeholders for sharing their views on the directions and measures to be included in the Roadmap in the past year, especially the members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on the Promo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ed by the Financial Secretary, who have provided much valuable advice on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regarding the popularisation of EVs. Looking ahead, the Government will continue to collaborate with different sectors in society to drive the popularisation of EVs, making Hong Kong a liveable, green and smart city.
The Hong Kong Roadmap on Popularis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its leaflet are available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website.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29日在首屆廣州工業發展論壇上發表視頻演講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9 + 2個城市各有特色,可以通過數字化提高城市發展效率,利用智慧能源,智慧工業,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體系。
新華財經廣州12月30日電(江宇娟)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29日在首屆廣州工業發展論壇上發表視頻演講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9 + 2個城市各有特色,可以通過數字化提高城市發展優勢,發展智慧能源,智慧工業,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體系。
陳清泉表示,當前已進入第三次能源革命,或者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的出現改變了世界。他提出“四網四流”的理念,即將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和人文網相結合,將能源流,信息流,物質流,價值流融合,實現數據的知識化,智能化。
他指出,在能源領域,能源流,信息流,物質流,價值流的融合,能解決四大矛盾,即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矛盾,集中式能源和分散能源的矛盾,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矛盾,電力能源和化工能源的矛盾。
目前,中國正越來越多地從數字經濟中汲取發展新動能。陳清泉說,通過數字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可以實現智能電網與能源互聯網的融合,從而實現智慧能源。通過不同能源的融合,可以將廢棄的能源變得有用,並促進實現碳中和。。例如,無法劃分電網的多餘的風能可以製造氫,這樣就把能源流,信息流變成了物質流(氫能)。在需要的時候,氫能跟氧氣結合再發電,可以實現碳中和。
“四網四流”融合和數字經濟是相輔相成的,“四網四流”融合會推進數字經濟的發展。陳清泉認為,在“四網四流”理念下,可以擴大跨越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
資料來源:新華財經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汽車科技研發中心發佈了最新的香港採用電動車研究報告,報告探討全球電動車使用趨勢及其在香港的應用,並在以下五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多個建議: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於2019年6月14日展開「長遠減碳策略」公眾參與活動,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的公眾互動階段,以收集市民對長遠減碳策略的意見。在公眾互動階段期間,公眾可透過不同渠道遞交意見。經過數月的資料分析及整合,「長遠減碳策略公眾參與報告書」及「獨立分析報告書」於2020年11月13日在官方網站發布:
https://www.susdev.org.hk/tc/report.php
本會將繼續與委員會跟進,特別是「低碳交通」方面的發展,並會定期在本網站分享該進度。
就8月5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之“雲講堂”活動,本會剛收到來自官方發出的完整視頻和陳清泉院士在視頻中演講的詳細PowerPoint簡報:
詳細資料: PDF簡報檔
8月5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已舉辦新一期專家“雲講堂”活動,合作組織技術(學術)委員會高級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將做客直播活動,探討在數字經濟環境下能源革命和信息革命、汽車革命(出行革命)的融合,解讀智慧工業、智慧能源、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應用,以及能源產業和信息產業的戰略發展趨勢。
於2020年1月22日立法局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聽取公眾對推廣使用電動車提出的意見」環節中,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理事陳冠東博士及公司會員evMega代表劉國東先生分別於會上發言,表達商會及業界對香港電動車發展的訴求。
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將全力跟進,務求對業界及環境保護有所裨益的措施能盡快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