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車展顯示 – 汽車行業正加快智能化電動化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
全球10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公司參展、超過150款新車全球首發、展出800余款新能源車型、跨國品牌攜全系電動化車型深耕中國市場、中國品牌智能電動汽車加快走出去步伐……4月27日落幕的上海國際車展顯示,全球汽車行業正加快智能化電動化轉型。
詳情請參閱原文:人民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
全球10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公司參展、超過150款新車全球首發、展出800余款新能源車型、跨國品牌攜全系電動化車型深耕中國市場、中國品牌智能電動汽車加快走出去步伐……4月27日落幕的上海國際車展顯示,全球汽車行業正加快智能化電動化轉型。
詳情請參閱原文:人民網
5月1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4月,中國汽車企業出口37.6萬輛,同比增長1.7倍。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整車出口達到106.9萬兩,同比增長58.1%,超越日本第一季度汽車出口的104.7萬輛,成為世界汽車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中國汽車企業共出口汽車137萬輛,同比增長89.2%;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4.8萬輛,同比增長1.7倍。在新能源車出口的助力下,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長迅速。
今年全年來看,中國的汽車出口能否保持超越日本?中國的汽車出口又為何能在近幾年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電動車時代來臨,很多人都會擔心傳統汽車周邊行業生態前景,首當其衝相信會是汽車維修行業,一來電動車牽涉高壓電源部份,需要特別牌照技工負責修理;二來電動車依賴專用軟件診斷故障,很多車廠暫時都不會把技術公開,車主們只能回廠檢查,特別是電池有特定保養期及條款;三來電車傳動系統相對簡單,所要定期保養修護部份相比汽油車少很多;可以預見坊間車房維修生意將會大受影響,好多員工因此要轉型或轉行。唯一沒影響可能是車身噴油板金,可能受惠電車碰撞多生意更好。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頭條
政府推廣使用電動車以配合2035年實現碳中和目標,職業訓練局(VTC)稱,IVE(青衣)籌備成立電動車培訓中心(暫名),計劃於本學年內啟用,屬本港唯一的汽車維修培訓中心,為青年及業界提供職前及在職電動車技術培訓,以應付行業對相關維修人員的大量需求。
詳情請參閱原文:明報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葛珮帆聯同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黃卓邦、副主席吳坤成等,今日(15日)就促請政府完善電動車充電配套,推動電動的士及綠色運輸召開記者會。
陳恒鑌表示,政府政策支持對推廣電動汽車或的士十分重要,期望有關部門能給予更多支援。過去幾年,的士業界轉換電動車速度緩慢。相對之下,相鄰的深圳已經實行全電動車的士運營。他強調,注意到現時有民間企業與不少鄉郊村落合作設立充電站點,亦有商業公司在新界覓到大幅土地可供業界使用,惟有關土地需要申請改劃土地用途,因審批過程橫跨多個政府部門,進度緩慢,冀政府拆牆鬆綁,提供更多政策支援,並加強跨部門協作。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
Sweden will open the world’s first permanently electrified road in 2025 which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charge electric vehicles on the mall can you rupture and country to hear to apply more than 3000 KM of highways as is to be robust ecosystem to support vehicles news report that the historic highway will be the known electric road system and it will enable you to travel break the distance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visiting
Source:HT Auto
美國 Tesla 電動車加價後,加價潮還未減退,今次到超級充電站要加價。今次是自 3 月中以來超級充電站再一次加價。
今次加價為 2023 年的第三次加價,加幅由至到 2.4% 至到 6.4%不等,當中加幅最多的是港島區的繁體時間收費,由 HK$4.7 加到 $5.0。
資料來源:Unwire.hk
運輸署本月初公布了2023年2月份本地車市統計,全月私家車(新車)首次登記量為3,891輛,較1月份(2,530輛)大升53.8%,當中電動車登記量佔2,613輛,再度超越傳統汽油車,比例由1月份60.1%再進一步擴大到71.8%。
Tesla雖然今年1月份新車登記量銳減近八成,主因是內地廠房短暫停產影響供應,不過2月份交投量V形反彈至1,421輛,重登排行榜首位。品牌剛於4月中宣布降價,Model 3及Model Y共4款型號減幅介乎4萬餘元至7萬餘元,預期可進一步刺激銷量,鞏固「一哥」地位。至於1月份歷史性登上私家車交投榜首位的比亞迪(BYD),2月份竟然連跌八級,以87輛排名第9,甚至在MG(99輛)之後,而且比亞迪也是十大品牌中唯一錄得跌幅,到底今次是一時失手,抑或強勢未能延續,仍有待時間引證。不過據知比亞迪「海豚」電動小車快將上市,「一換一」意向價20萬餘元起,應該可帶動升勢。
資料來源:星島頭條
中國乘聯會公布,今年4月內地狹義乘用車(即不計微型客車及交叉型乘用車)零售銷量163萬輛,因去年同期上海、吉林等地受疫情影響,帶動上月銷量按年升55.5%,按月則漲2.5%。展望5月,該會料乘用車零售銷量按年或續現寬幅增長。
內地汽車行業早前爆發價格戰,乘聯會指價格戰熱度上月逐漸消退,經銷商恐慌心態逐步穩定,消費者恢復理性消費,觀望情緒緩解,早前壓抑的需求有所釋放。同時,五一出行用車需求增長,帶動4月購車消費前置,使汽車市場可以延續3月底態勢,企穩修復。
詳情請參閱原文:Yahoo News
政府近年推出不同措施鼓勵運輸公司轉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今年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就提及推出百分百擔保貸款計畫,鼓勵的士車主轉用純電動的士,冀在2027年全港有3000輛電動的士投入服務。不過要達致此目標,仍有一段遙遙長路要走。現時全港僅有2輛電動的士投入服務,的士所屬車行的負責人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目前充電配套嚴重不足,故對推行電動的士仍持觀望態度,希望將來各旺區設置更多充電器,方便車主及司機使用;也有業界人士期望未來會有更多不同車種,讓業界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