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電動車絕大多數採用充電的方式進行補電,而充電速度可在 15 分鐘內從 10%充到 80%,已經算是頗快的了,美國新創公司 Ample 推出第 2 代換電站,其新系統採用雙倍數量的機器人進行操作,可將電動車換電的時間減少到僅需 5 分鐘,而該公司提供模組化電池,Ample 表示其生產電池可裝置於任何一款電動車。目前 Ample 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已營運 12 座電動車換電站,並也已將擴大至西班牙馬德里、日本京都設立。
詳情請參閱原文:U-Car
第一季內地汽車出口超日本!在新能源車出口大增的助力下,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長迅速。今年第一季,中國整車出口達到106.9萬輛,同比增長58.1%,超越日本第一季汽車出口的104.7萬輛,成為世界汽車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中國若然要今年全年的汽車出口數量繼續超然日本,中國需要至少克服知名度較低、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和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不足等三大挑戰,香港或在中國汽車出口中發揮香港所長、國家所需的作用,以助中國鞏固作為世界汽車出口第一大國的地位。
資料來源: 香港01
6月1日(四)上午9時起,香港車主可於指定網站申請「港車北上」,符合條件獲得批准的香港私家車,7月1日(六)零時起便可在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不過車友最關心的問題不是如何申請,而是香港車輛北上內地不幸出現故障點算好?駕駛電動車北上又是否得到充電支援?
就港車北上支援問題,筆者先後向多個汽車品牌及代理商查詢相關事宜。初步結論是,如閣下是駕駛傳統燃油車或油電混能車,要補充汽油或柴油,問題不太大。若然駕駛電動車,首要是解決充電,除了要清楚哪裏設有充電車位,最要留意是兩地採用的標準與制式大不同,可能先要自行配備合適的轉接器,方可進行充電補給。
資料來源:星島頭條
新加坡電動車充電業者Charge+規劃的跨國充電高路公路全長5,000公里,橫跨新加坡、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與越南,沿途將設置45座充電站,完工後將是東南亞以及全世界最長的充電高速公路。
根據該公司指出,計劃平均每隔120公里會設置1座充電站,包括直接在公路上或交流道2公里以內。第一階段18座將在2024年底完工並正式營運,剩餘27座則在2025年底完成。
資料來源:Yahoo News
電池被稱為是電動車的心臟,此關鍵零組件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外媒指出,儘管西方國家在此領域投入數十億美元,但由於中國在開採稀有礦物、培訓工程師,以及建設大型工廠方面仍遙遙領先,中國到目前為止仍是這場競爭的唯一贏家。
根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諮詢集團基準礦業情報公司估計,到2030年時,中國電池產量將是其他所有國家總和的兩倍。報導分析中國優勢很可能持續的關鍵,雖然中國幾乎沒有電池所需成分的地下礦藏,但其透過購買的方式獲得廉價且穩定的供應源,目前中國控制著全球41%的鈷礦開採和半數以上的鋰礦開採。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
本港首次引入無人駕駛巴士,機管局下周一起運用無人駕駛電動巴士,接載員工到禁區不同地點工作。巴士每日行走12小時,會巡環行走固定路線,每次可接載14人,充電1.5小時後可行走200公里,即大約36轉,將配備雷達、全球定位接收系統、影像分析鏡頭、閉路電視和遠距監察系統等。
機管局表示,無人駕駛巴士已完成1000次測試,運作上沒有問題,甚至較人手駕駛更安全穩定,運作初期會安排一名安全員看管乘客安全,期望運作4至6個月後可毋須安排安全員。局方計劃短期內引入5至10部無人駕駛巴士,估計全日可以節省4名司機。
原文網址:881903.com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
全球10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公司參展、超過150款新車全球首發、展出800余款新能源車型、跨國品牌攜全系電動化車型深耕中國市場、中國品牌智能電動汽車加快走出去步伐……4月27日落幕的上海國際車展顯示,全球汽車行業正加快智能化電動化轉型。
詳情請參閱原文:人民網
5月1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4月,中國汽車企業出口37.6萬輛,同比增長1.7倍。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整車出口達到106.9萬兩,同比增長58.1%,超越日本第一季度汽車出口的104.7萬輛,成為世界汽車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中國汽車企業共出口汽車137萬輛,同比增長89.2%;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4.8萬輛,同比增長1.7倍。在新能源車出口的助力下,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長迅速。
今年全年來看,中國的汽車出口能否保持超越日本?中國的汽車出口又為何能在近幾年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電動車時代來臨,很多人都會擔心傳統汽車周邊行業生態前景,首當其衝相信會是汽車維修行業,一來電動車牽涉高壓電源部份,需要特別牌照技工負責修理;二來電動車依賴專用軟件診斷故障,很多車廠暫時都不會把技術公開,車主們只能回廠檢查,特別是電池有特定保養期及條款;三來電車傳動系統相對簡單,所要定期保養修護部份相比汽油車少很多;可以預見坊間車房維修生意將會大受影響,好多員工因此要轉型或轉行。唯一沒影響可能是車身噴油板金,可能受惠電車碰撞多生意更好。
詳情請參閱原文:星島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