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戴個套,就能讓續航變長電池變持久
在電池黑科技出現之前,想要提高電動車續航力的花招很多,其中影響巨大的就是溫度控制,最新的研究發現,使用一種特殊的隔熱套,就能夠達成增加續航的神奇功效。
由六位中國科學家研發的這款隔熱套,被命名為 Janus,根據實驗在夏季白天於電動車上實測,車內溫度可以比外界下降攝氏 8 度,於冬天時則能夠讓車內溫度高於外部 6.8 度,而且不分季節、不需耗能,並且易於大規模生產,被研究人員認為是改善電動車效能的新方法。
詳情請參閱原文:TechNews
在電池黑科技出現之前,想要提高電動車續航力的花招很多,其中影響巨大的就是溫度控制,最新的研究發現,使用一種特殊的隔熱套,就能夠達成增加續航的神奇功效。
由六位中國科學家研發的這款隔熱套,被命名為 Janus,根據實驗在夏季白天於電動車上實測,車內溫度可以比外界下降攝氏 8 度,於冬天時則能夠讓車內溫度高於外部 6.8 度,而且不分季節、不需耗能,並且易於大規模生產,被研究人員認為是改善電動車效能的新方法。
詳情請參閱原文:TechNews
中美兩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惡鬥連場,追落後的美國在電動車領域的規劃上嚴重失衡,開始惹起歐洲和日本的車廠不滿!最新日本車企「一哥」豐田,以及歐洲車企Stellantis不約而同批評美國拜登政府遏制汽車污染的計劃,將迫使電動汽車「不切實際地」銷售,導致關鍵礦物供應緊張,同時令美國充電設施不堪重負,造成災難性的供應短缺。
回顧拜登政府早前擬祭出新的碳排放法規限制,要求至2032年,當地有三分之二的新銷售車必須為電動車,惟車企對此卻不領情。其中豐田批評,華府方案「低估了關鍵挑戰,包括製造電池的礦物稀缺,因相關礦物不在美國開採或提煉」。該企更警告,計劃實施將導致汽車製造商「瘋搶」用於製造電池的鋰和其他礦物。
詳情請參閱原文:東方日報
最近天氣熱,不只油車車主感受到冷氣使用增加導致油耗上升的現象,電動車也面臨類似的情況!許多電動車車主分享了他們在高溫天氣下的電耗變化,根據車友們的經驗,上週五,當車輛在45度的高溫下行駛了19公里時,每公里的電耗達到了277瓦時。而在連續高溫天氣下,最近一次充電以來的電耗每公里更接近300瓦時,相較於平常不到150瓦時的電耗,幾乎增加了一倍。
詳情請參閱原文:Yahoo!新聞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表示,今年6月英國新車銷量按年增長25.8%,受惠於企業和車隊購買者對電動車(EV)的強勁需求。
上個月新車銷量達到了177,266輛,連續第11個月增長,儘管銷量仍低於疫情前水平。
當中,純電動車(BEV)的註冊量增長39.4%,SMMT呼籲,降低對公共充電的增值稅(VAT)以推動EV的普及。據SMMT數據,能夠在家充電的司機只需支付5%的增值稅,而依賴公共充電網絡的司機則需要支付20%的增值稅。
詳情請參閱原文:HKET
日前九龍巴士在官網發出新聞稿,透露中國汽車生產商比亞迪的代表上週五到訪他們的九龍灣車廠,並就新能源巴士最新技術和動向作交流。新聞稿中九巴同時宣佈 42 部由比亞迪生產的純電動雙層巴士已經完成交付,現時正進行最後檢驗,預計首部比亞迪雙層電動巴士最快會在 7 月內投入運作。
九巴董事總經理李澤昌提及集團的零排放發展藍圖,目標是在 2040 年將全線車隊提升至新能源巴士;他又提到九巴未來會繼續與比亞迪合作,包括按雙層電巴的營運情況,在維修保養、電池應用等方面作出交流,以進一步發展技術。
詳情請參閱原文:UnwireHK
比亞迪將斥30億里亞爾(48.36億港元)資金,在巴西建立包括三座新工廠的綜合工業建築物,提升當地生產能力。
新生產基地位於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州(Bahia)一個工業園區,原為福特汽車廠址。比亞迪稱,預期新工廠2024年中開始投產,其中一間工廠日後將以生產電動巴士及電動貨車為主;另一間廠則生產混能車及電動車,預期年產量為15萬輛;第三間廠則集中生產鋰及磷酸鐵,供出口用途。
預期三間工廠合共創造5,000個工作職位。
詳情請參閱原文:香港01
美國電動車公司Tesla上季電動車交付量創紀錄新高。
Tesla第二季於全球交付了大約46萬6100架電動車,創紀錄新高。按年增加八成三,按季增加一成,好過市場預期的44萬8400架。期內生產了47萬9700架電動車,按年升逾八成半,亦多過市場預期。
而Tesla於踏入下半年,調低Model S及Model X這兩款車型在內地現貨新車的售價,減價介乎3.5萬至4.5萬元人民幣,減幅大約4%。
詳情請參閱原文:Now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