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參考歐盟《新電池法》溯源管理廢舊電池
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里程,如果以2014年實施新能源車購置免稅政策為具標誌性的起點,中國市場上的第一批動力電池已經差不多到了報廢更換的階段。
電池報廢潮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電池回收領域。 然而,中國的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實施相關措施存在障礙,導致了「小作坊超越白名單企業」的問題。
根據商業資訊查詢平台「天眼查」的數據,儘管在過去一年中新成立的電池回收相關企業超過了4萬家,但註冊資本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企業比例不到20%。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的統計,目前流向白名單企業的報廢電池僅佔不到25%,有75%的業務被小型作坊和尚未進入白名單的企業消化。
為解決「山寨化」問題,中國政府推出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台」,每塊在中國生產或進口的用於電動汽車的電池都附有一個獨特的代碼,以便在電池的首次使用壽命結束時進行追蹤和適當處理。 該平台試圖協助建立標準化的動力電池回收系統。
此平台部分借鑑於歐盟推出的《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歐盟《新電池法》),並由幾個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要求從2025年開始,電動車逐步申報碳足跡等資訊;限制電池中的有害物質含量;其次,自2025年起,所有收集的廢電池都必須回收;此外,從2027年起鼓勵更換便攜式 電池。 中國的溯源管理平台與法律中的追溯資訊回收的「電池護照」做法相符。
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中佔了超過60%的份額。 從2019年到2022年,中國在歐洲的動力電池裝置佔比急速攀升,分別為11.8%、16.8%、22.6%和34%。 由於所謂的「布魯塞爾效應」(指對許多公司而言,進入歐盟市場的好處大於其適應歐盟嚴格標準所付出的代價),歐盟的《新電池法》也在推動中國企業進行循環轉型。
Comments are closed.